遗产继承纠纷当事人怎么处理

2个回答

写回答

遗产继承纠纷发生后,相关当事人可以在完全自愿的基础上,通过互谅互让,就遗产分割的时间、办法和份额协商达成一个各继承人都愿意接受的协议,然后按协议分割遗产。如果协商不成,当事人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普通诉讼时效、最长权利保护期间】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二条【继承处理方式】继承人应当本着互谅互让、和睦团结的精神,协商处理继承问题。遗产分割的时间、办法和份额,由继承人协商确定;协商不成的,可以由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举报有用(0分享收藏

遗产继承纠纷的当事人在处理此类纠纷时,首先可以通过协商的方式解决。如果双方能够就遗产的分配达成一致,可以签订书面的协议,明确遗产分配的具体方案,避免未来的纷争。

如果协商不成,当事人可以向有关机构申请调解。这些机构通常包括人民调解委员会、遗产所在地的社区调解委员会等。调解的优点是可以节省时间和成本,并且在调解过程中,调解员会帮助双方找到一个合理的解决方案。

当调解也无法解决问题时,当事人可以选择通过诉讼的方式解决遗产纠纷。在法院的主持下,当事人可以进行辩论,提交证据,最终由法官做出判决。诉讼过程相对复杂,需要一定的法律知识和技巧,因此当事人可以选择聘请律师来帮助他们。

在处理遗产继承纠纷的过程中,当事人还需要注意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避免做出对自己不利的决定。同时,要尊重其他继承人的权利,避免误解和冲突。

举报有用(0分享收藏

Copyright © 2025 IZhi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知答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0422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