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特征光谱是核外电子的跃迁发光那么连续光谱是怎么发生的呢

2个回答

写回答

电子在原子中束缚的越紧产生光电效应的概率就越大。所以在K壳层上打出光电子的概率最大大约80%的光电吸收发生在这K层电子上。发生光电效应时,从原子内壳层上打出电子,再次壳层上就留下空位,并使原子处于激发状态,这种激发状态是不稳定的,外层电子向内跃迁,来填补这个空位使原子恢复到较低的能量状态。两个壳层的结合能之差就是跃迁时释放出来的能量,这些能量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以特征X射线形式释放出来,另一种是原子的激发能交给外壳层的其他电子,使它从原子中发射出来,这点子称俄歇电子。

举报有用(6分享收藏

连续光谱的产生与原子特征光谱不同,它主要与高温气体或固体的热辐射有关。当物质被加热到足够高的温度时,其内部的原子和分子会以极高的速度运动,并发生频繁的碰撞。这些碰撞导致电子和原子核的能量状态发生连续变化,而不是像原子特征光谱那样发生特定的能级跃迁。

在高温下,电子和原子核的能量分布呈现出连续的变化,因此当这些粒子在碰撞过程中释放能量时,会发射出各种波长的光。这些光的波长覆盖了从红外到紫外的广泛范围,形成了连续光谱。连续光谱的特点是光强随波长的变化而平滑过渡,没有明显的谱线。

此外,连续光谱的产生还与黑体辐射有关。根据普朗克定律,黑体在某一温度下会发射出特定波长的光,且光强随波长的变化呈现出一个连续的曲线。黑体辐射的连续光谱与物质的种类无关,只与温度有关。因此,连续光谱可以用来测量物体的温度。

总的来说,连续光谱是由高温物质的热辐射和黑体辐射共同作用产生的,它反映了物质内部粒子的能量连续变化,而不是特定的能级跃迁。

举报有用(6分享收藏

Copyright © 2025 IZhi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知答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0422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