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燃料由秸秆、稻草、稻壳、花生壳、玉米芯、油茶壳、棉籽壳等以及“三剩物”经过加工产生的块状环保新能源,生物质颗粒的直径一般为6到10毫米;
生物质颗粒作为一种新型的颗粒燃料以其特有的优势赢得了广泛的认可,与传统的燃料相比,不仅具有经济优势也具有环保效益,完全符合了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首先,由于形状为颗粒,压缩了体积,节省了储存空间,也便于运输,减少了运输成本;其次,燃烧效益高,易于燃尽,残留的碳量少,与煤相比,挥发份含量高燃点低,易点燃,密度提高,能量密度大,燃烧持续时间大幅增加,可以直接在燃煤锅炉上应用;除此之外,生物质颗粒燃烧时有害气体成分含量极低,排放的有害气体少,具有环保效益。而且燃烧后的灰还可以作为钾肥直接使用,节省了开支。
生物质颗粒燃料是由农林废弃物、城市有机垃圾等生物质原料经过预处理、粉碎、干燥、成型等工艺加工而成的颗粒状可燃材料。它具有密度高、热值高的特点,是清洁、可再生的能源。
生物质颗粒燃料的主要原料包括锯末、稻壳、麦秸秆、玉米秸秆、甘蔗渣、果渣、棉籽壳等。这些原料经过粉碎后,加入适量的粘合剂,通过压制或挤出工艺制成直径为5-10毫米的 pellets(颗粒)。
生物质颗粒燃料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烟雾和有害气体较少,且燃烧效率高,比传统生物质燃料更环保。同时,它的形状和尺寸统一,便于储存、运输和使用,是替代煤炭等化石燃料的理想选择。
生物质颗粒燃料广泛应用于热力发电厂、工业锅炉、家庭供暖炉等场景。随着环保意识的提升和政策支持,生物质颗粒燃料的生产与使用正在逐渐普及。
Copyright © 2025 IZhi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知答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0422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