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填报的时候,要注意结合自己的高考成绩、院校的综合情况、兴趣爱好、就业方向、身体情况等因素,综合考虑自己的志愿选择。
高考志愿填报要考虑什么
一是以成绩为基础。高考成绩是考生被录取的基础因素,直接决定了可选择的院校和专业去向。
二是院校综合情况。院校是考生选择志愿的重要因素,是选择与哪些人在一起学习、到哪里去学习、学些什么等问题。考生在选择时,既要看院校的历史、地域,也要看院校综合办学实力。
三是考虑兴趣爱好、专业就业等因素。专业是考生志愿选择的核心因素,一般关系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职业趋向。重点大学有优势专业、普通院校也有特色专业,是院校优先还是专业优先,不能一概而论;考生要选自己喜欢、符合个性特长的专业,改革省份考生还要考虑选考科目范围等因素。专业选择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有关,有的专业报考很热门,到了就业却遇冷,需要理性判断。
四是结合身体等条件。专业与身体状况有关联,有的专业受视力、色觉、器质性健康状况的限制;部分院校按专业学习要求,会对单科成绩和外语口语等方面提出要求。还有一些中外合作专业、民办院校收费较高,选报时还应考虑家庭经济状况。
五是注意志愿之间梯度的问题,建议高、中、低搭配填报,较为合理,避免退档风险。
填报志愿应避免哪些问题
1、家长意志。有的家长不顾子女德智体诸方面情况,也不顾子女志愿、爱好,只从自身的经历,或急功近利,或以“效益”定向,把家长意志强加在子女身上,成了家长志愿,而不是考生志愿。
2、操之过急。正确定位、了解政策和信息,是填报好志愿的基本要素。有些考生和家长在没有充分准备的情况下,采用所谓“快刀斩乱麻”的方式,动笔就填,草草了之,很难保证志愿的有效性,这种方式是不可取的。
3、定位不准。实事求是、量力而行是填好志愿的基础,未找准位置就填报志愿,往往有失偏颇,有的甚至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过高地估计自己的实力,会影响自己的录取机会;反之部分考生和家长不了解录取程序,为了求稳而高分低报现象也时有发生。
高考志愿填报指南:哪些专业有身体条件限制
依据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内容可知,其要求的身体条件限制专业包含多个内容。具体列举部分如下:
1、轻度色觉异常(俗称色弱)不能录取的专业:主要包含了化学类、化工与制药类、药学类、生物科学类、公安技术类、地质学类各专业,医学类各专业专业。同时还有如海洋科学、海洋技术、轮机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等专业。
2、色觉异常II度(俗称色盲)不能录取的专业:主要有美术学、绘画、艺术设计、摄影、动画、博物馆学、应用物理学、天文学、地理科学、应用气象学、材料物理、矿物加工工程、资源勘探工程、冶金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交通运输、油气储运工程等专业。
3、裸眼视力任何一眼低于5.0以及4.8者,不能录取的专业:主要包含了飞行技术、航海技术、消防工程、刑事科学技术、侦察、轮机工程、运动训练、民族传统体育等专业。
4、主要脏器:肺、肝、肾、脾、胃肠等动过较大手术(功能恢复良好)不适宜就读的专业主要有地矿类、水利类、交通运输类、能源动力类、公安学类、体育学类、海洋科学类、大气科学类、水产类、测绘类、海洋工程类等。
5、嗅觉迟钝、口吃、步态异常、驼背,面部疤痕、血管瘤、黑色素痣、白癜风的,不宜就读教育学类、公安学类各专业以及外交学、法学、新闻学、音乐表演、表演各专业。
填报志愿的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了解招生政策:考生需要仔细阅读当年的招生政策、规定,包括录取规则、高校的要求等。
2. 根据兴趣和特长选择专业:选择一个符合自己兴趣和特长的专业,可以提高学习效率,有助于将来的就业和发展。
3. 考虑就业前景:填报志愿时,还需要考虑自己所选择专业的就业前景和市场需求,以确保未来能够找到合适的工作。
4. 注意身体条件限制:有些专业对考生的身体条件有一定的要求,考生需要根据自己的身体条件选择适合的专业。
5. 比较学校的录取分数线:填报志愿时,需要对比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录取分数线,确保自己所填报的志愿有被录取的可能。
6. 注意专业冷热:填报志愿时,需要考虑专业的冷热程度,避免填报过于热门的专业而竞争激烈。
7. 合理安排志愿顺序:考生需要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所填报的志愿顺序,以确保自己能够被录取。
Copyright © 2025 IZhi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知答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0422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