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作物的抗逆性

2个回答

写回答

Dengdy

04月01日

+ 关注

植物的抗逆性是指植物具有的抵抗不利环境的某些性状:如抗寒、抗旱、抗盐、抗病虫害等。 自然界一种植物出现的优良抗逆性状,在自然界条件下很难转移到其他种类的植物体内,主要是因为不同种植物间存在着生殖隔离。自然界抗逆性基因来源于基因突变。植物受到胁迫后,一些被伤害致死,另一些的生理活动虽然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但它们可以存活下来。如果长期生活在这种胁迫环境中,通过自然选择,有利性状被保留下来,并不断加强,不利性状不断被淘汰。这样,在植物长期的进化和适应过程中不同环境条件下生长的植物就会形成对某些环境因子的适应能力,即能采取不同的方式去抵抗各种胁迫因子。植物对各种胁迫(或称逆境)因子的抗御能力,称为抗逆性,简称抗性。

举报有用(6分享收藏

晓星

04月01日

+ 关注

作物的抗逆性是指作物在受到各种逆境因素(如干旱、盐碱、寒冷、病虫害等)影响时,仍能保持正常生长发育和产量的能力。这种能力是作物适应自然环境变化、抵抗不良因素侵害的重要特性。

抗逆性在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以减少因逆境造成的产量损失,提高作物的种植效益,同时也能减少对农药和化肥等外部干预的依赖,有利于实现绿色、可持续的农业生产。

作物的抗逆性可以通过育种技术来提高。育种专家通过选择具有优良抗逆性的作物品种,或者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抗逆性基因导入作物,从而培育出具备更强抗逆能力的新品种。

举报有用(6分享收藏

Copyright © 2025 IZhi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知答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0422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