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有3个传统的节日,分别是除夕,春节,元宵节。
除夕——农历十二月三十(公历2月2日)。除夕人们往往通宵不眠,叫做“守岁”。除夕这一天,家里家外不但要打扫得干干净净,还要贴门神、贴春联、贴年画、挂门笼,人们则换上带喜庆色彩和带图案的新衣。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公历2月3日)。春节习俗,一般以吃年糕、饺子、汤圆、大肉丸、全鱼、美酒、苹果、花生、瓜子、糖果、香茗及肴馔为主;并伴有掸扬尘、洗被褥、备年货、贴春联、贴年画(门神钟馗)、包饺子贴剪纸、贴窗花、贴福字、点蜡烛、点旺火、放鞭炮、给压岁钱、拜年、走亲戚、送年礼、上祖坟、逛花市、闹社火等众多活动,极尽天伦之乐。
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公历2月17日)。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其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所以关于元宵节的习俗在全国各地也不尽相同,其中吃元宵、赏花灯、舞龙、舞狮子等是元宵节几项重要民间习俗。
正月是中国农历新年所在的月份,传统上包含多个重要的节日和习俗。其中最著名的有春节(正月初一),也被称为“过年”,是庆祝农历新年的开始,家家户户都会进行大扫除,贴春联,放鞭炮,以及团年饭等。
除此之外,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又称灯节,人们会吃元宵或汤圆,赏花灯,猜灯谜,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
在一些地区,还有吃饺子的习俗,这主要是因为饺子的形状像元宝,象征财富和好运。此外,正月初二会去走亲访友,互相拜年,正月初三是“小年”,也叫“赤狗日”,据说这一天容易惹怒神灵,所以人们会选择不出门。
Copyright © 2025 IZhi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知答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0422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