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顾炎武学以经世致用的鲜明旨趣,朴实归纳的考据方法,创辟路径的探索精神,以及他在众多学术领域的成就,终结了晚明空疏的学风,开启了一代朴实学风的先路,给予清代学者以极为有益的影响。
2、顾炎武还提倡“利国富民”,并认为“善为国者,藏之于民”。他大胆怀疑君权,并提出了具有早期民主启蒙思想色彩的“众治”的主张。
3、他提倡经世致用,反对空谈,注意广求证据,提出“君子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
4、顾炎武强调做学问必须先立人格:“礼义廉耻,是谓四维”。他所提出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一口号,意义和影响深远。
5、历史学家钱穆称其重实用而不尚空谈,“能于政事诸端切实发挥其利弊,可谓内圣外王体用兼备之学”。
顾炎武是明末清初的重要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和诗人,他的思想对中国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顾炎武的主要思想之一是“经世致用”,他强调学问要与实际社会问题相结合,反对空谈、空疏之学。他认为应通过研究历史、地理、经济等实用学科来解决社会问题。
他还提出了“民族大义”的观念,主张汉族人应该维护汉族文化的独立性和完整性,抵抗满清的统治。这一思想影响了后来的抗争运动。
在学术研究方面,顾炎武特别重视对古代文献的校勘和整理,他的《日知录》和《音学五书》等著作,对后世的学术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此外,顾炎武还提出了“保天下”的思想,认为学者应当关心国家和社会的兴衰,主张士大夫应该有社会责任感。
顾炎武的思想体现了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批判性思考,以及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
Copyright © 2025 IZhi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知答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0422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