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习相近也,性相远也。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灾及其身者也。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
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道不同,不相为谋。
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唯天下至诚,方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
《中庸》是儒家经典之一,其中包含了许多哲理名言,强调中和、适度的思想。以下是一些著名的名言:
1. “君子之道,柔中有刚。” 这句话强调了君子应有的品质,就是在柔和中蕴含坚强的意志。
2. “过而不及,故君子中庸。” 该句说明了中庸的哲理在于避免过度或不足,保持适度的状态。
3. “道之所以言者,虽小可以为,虽大可以为。” 此句意指道理可以涵盖从细微到宏大的事物,中庸的原则适用于各种情况。
4. “中者,天下之大本。” 这里强调了中庸作为天下的大本,是和谐与平衡的体现。
《中庸》中还有许多精炼的道理,值得反复品味和深入理解。
Copyright © 2025 IZhi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知答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0422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