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鬼节是农历7月15,鬼节源自佛教盂兰盆会。相传释迦牟尼的弟子目连尊者在未得道前,父母双亡,他十分思念自己母亲。等到修成之后,他便用天眼通察看地狱,寻找自己的母亲,结果发现母亲已堕入饿鬼道,食物入口,便化为熊熊烈火,苦不堪言。目连很心痛,便去向师尊释迦牟尼请求解脱之法。释迦牟尼训示道,由于你母亲生前罪孽深重,死后堕入饿鬼道,万劫不复,如要解脱,非你一人之力可为,须集合众人力量,方可化解。于是目连历尽艰辛,广集僧众比丘,于七月十五日做了一场盛大的法会,超度地狱亡魂,终于使母亲脱离苦海。
盂兰盆是专印度梵语。倒悬的意思,本来这个节日与中国的中元没有关系,但刚好中国本土宗教道教的中元地官赦罪日也在这一天,于是盂兰盆会的故事与中元相融合,并加入许多中国化的元素,比如属与儒家的孝道思想结合,形成了具有教化作用的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中元鬼节。
鬼节,又称中元节、冥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主要在每年农历的第七个月第十五天庆祝。这个节日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最初是为了表达对祖先的怀念和尊敬。据传,这一天晚上阴间的鬼魂能够来到人间,因此人们会准备各种食品和纸钱,通过烧纸的方式供奉给这些鬼魂,希望他们能够得到一些慰藉。
除了供奉祖先,鬼节还有许多其他的习俗,比如放河灯,认为河灯可以引领鬼魂找到回家的路;还有普渡,即在这一天施舍食物给那些无家可归的鬼魂,以此来超度亡灵。这些习俗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生命的尊重和对亡者的怀念。
Copyright © 2025 IZhi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知答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0422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