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节气处在短期回热天气期内,“秋老虎”一般发生在公历8月~9月之间,每年秋老虎的时间长短不一,总体来说持续半个月到二个月不等。处暑在日常生活中起到的意义,就是提醒人们暑气渐渐消退,天气由炎热向凉爽过渡,要注意预防“秋燥”。所以在这段时间,我们要禁忌吃辣椒。
处暑节气吃酸不吃辣
酸味有润肺收敛的作用,而秋季需要的就是固护肺阴。因此,这个时节要不吃或少吃辛辣烧烤类的食品,包括辣椒、花椒、桂皮、生姜、葱及酒等,特别是生姜。这些食物属于热性,又在烹饪中失去了不少水分,食后容易上火。尤其是处暑过后,天气开始干燥,会加重秋燥对人体的危害。比如生姜,在古代医书中就有这样的警示:一年之内,秋不食姜。又古人云:“秋初夏末,热气酷甚,不可脱衣,贪取风凉”;有“七九六十三,夜眠寻被单”的说法。凡此种种均是在提醒人们在这个时候要适时地增加衣物了,注意养生。可以多吃一些水煮菜之类的食物。
第一样 吃龙眼
龙眼,也就是桂圆。“处暑”到了,“避暑”也就结束了。“处暑”之后不再喝凉茶,而多吃些“补气”、“补血”的东西,老福州习惯吃龙眼,龙眼剥壳后泡稀饭吃。处暑过后要进入秋天,中医上有“补秋”的说法,所以少喝凉茶、多吃龙眼是有道理的。这个时候讲究“补气”、“补血”,要避免寒凉的食物;同时龙眼偏温性,有益心脾,补气血,有滋补养气的作用,在这个节气食用是有益的。可以拿龙眼泡水喝,当作自制健康饮料。
第二样 白丸子
在处暑吃的另一种食物就是白丸子,口感十分独特。白丸子其实就是糯米丸,做法很简单,将糯米粉搓成一小粒一小粒,煮汤,加点糖,味道清甜,既可补充碳水化合物,又可以解夏天的口腻。糯米有养阴的功效,秋季可以适当喝点糯米粥。糯米,其味甘、性温,入脾肺经,能够补养人体正气,具有益气健脾、生津止汗的作用。吃了后会周身发热,起到御寒、滋补的作用。秋季适当吃点糯米类食物,对身体会有很好的补益作用。但是记得不要多吃哦,会消化不良。
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标志着夏季的结束和秋季的开始。在这个时节,天气逐渐转凉,人体的新陈代谢也会发生变化。因此,饮食上需要特别注意,以适应季节的转换。
在处暑节气,建议多吃一些酸味食物,如柠檬、醋、酸梅等。酸味食物有助于收敛肺气,增强免疫力,同时还能促进消化,帮助身体更好地吸收营养。此外,酸味食物还能刺激唾液和胃液的分泌,增进食欲,特别适合在炎热的夏季过后食用。
相反,处暑节气应尽量避免食用过于辛辣的食物,如辣椒、花椒等。辛辣食物容易刺激肠胃,导致上火、口干舌燥等不适症状。尤其是在季节交替时,人体的抵抗力相对较弱,食用过多辛辣食物可能会加重身体负担。
除了酸味食物,处暑节气还应适当补充一些润燥的食物,如梨、百合、银耳等。这些食物具有滋阴润肺、生津止渴的功效,能够有效缓解秋季干燥带来的不适。同时,多喝水也是保持身体水分平衡的重要方式。
总之,在处暑节气,合理调整饮食结构,多吃酸味食物和润燥食物,少吃辛辣食物,有助于保持身体健康,顺利过渡到秋季。
Copyright © 2025 IZhi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知答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0422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