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性凝血异常可由多种肝病引起,如肝硬化、肝癌、急性或慢性肝炎等。诊断主要基于下列检查:
1. 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在肝病引起的获得性凝血因子异常中,PT延长,aPTT可能也延长。
2. 血小板计数、比容及红细胞计数:肝病可引起血小板计数、比容和红细胞计数等数值下降。
3. 凝血因子测定:血浆中肝脏合成的凝血因子Ⅱ、Ⅶ、Ⅸ和X含量减少时可表现出获得性凝血因子异常。
4. 血清肝功能检查:肝功能减退时会导致凝血因子生成受抑制,导致凝血因子Ⅱ和Ⅶ降低,从而引起凝血功能的紊乱。
5. 腹部B超或CT检查:可以检查肝脏形态和大小,是否有病变。如肝脏硬化、肝癌等。
综合上述检查结果,可以鉴别诊断获得性凝血因子异常的肝病类型和程度。
Copyright © 2025 IZhi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知答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0422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