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消化道出血是怎么引起的?

下消化道出血

1个回答

写回答

Tangzhuxuan

2023年05月15日

+ 关注

下消化道出血是指血液从结肠或直肠的壁面泄漏到粪便中的情况。下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可能是:

1. 肠道肿瘤或息肉:在结肠或直肠的肿瘤或息肉表面容易破裂,引起出血。

2. 溃疡性结肠炎或克罗恩病:肠道黏膜的炎症部位可能会破裂,导致出血。

3. 痔疮:特别是内痔疮,如果破裂可能会造成出血。

4. 慢性结肠炎、憩室病、肠息肉、便秘、肛裂等。

5. 静脉曲张:这是由于堵塞引起的完全性静脉曲张,导致腹腔内压力增加,肠道上皮细胞受损,从而产生出血。

6. 肠道感染:如细菌、病毒等感染,肠道的黏膜受损导致出血。

7. 药物:某些药物如阿司匹林、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和血管扩张剂可以刺激肠黏膜,导致出血。

总之,各种原因都可能导致下消化道出血,如果出现类似症状,如黑便、便血等,应及时就医。

举报有用(13分享收藏

Copyright © 2025 IZhi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知答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0422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