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旋杆菌寄生在人体的胃黏膜组织中,可引发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疾病,与胃癌、胃黏膜淋巴瘤等疾病有一定的关系,被列为致癌因子。有些人感染幽门螺杆菌后没有明显症状。也可能不发病,部分感染者会出现上腹疼痛、腹胀、食欲减退、嗳气、反酸等症状。那么幽门螺旋杆菌的怎么来的呢?
1、口口传播:这是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主要途径,感染者的唾液中存在幽门螺杆菌,直接口对口喂食会将病菌感染给另一方。有些母亲喜欢将食物搅碎后直接喂给孩子,这是非常不好的习惯,会使孩子同样感染幽门螺杆菌。
2、一起吃饭:与西方分餐制不同,中国是共餐制,在同一个盘子里夹菜吃,更容易感染幽门螺杆菌。有研究显示,如果家中有人感染幽门螺杆菌,其他家庭成员感染的几率达到60%。
3、在外用餐:经常在外用餐,如果餐具没有彻底清洗和消毒,其他就餐者很容易发生感染。为了降低感染的风险,最好使用一次性用具。
4、粪口传播:感染者的粪便里也带有幽门螺杆菌,如果就餐前没有仔细洗手,或者不小心接触粪便,也很容易感染幽门螺杆菌。
以上是幽门螺杆菌的几种感染方式,包括口口传播、一起吃饭、在外用餐及粪口传播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危害性不小,不少患者会出现节律性腹痛,有可能是消化性溃疡。患者平时还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贫血症状,表现为全身乏力、脸色苍白等。为了避免病情持续加重,患者最好接受根治性治疗,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等药物进行治疗。在日常饮食中,一定要重视饮食卫生,不要喝生水,饭前便后一定要彻底洗手。
Copyright © 2025 IZhi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知答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0422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