蛔虫是长在身体内的一种虫子,形状如同蚯蚓是软体状的,发病后会造成器官受损,出现慢性传染病,严重侵害身体健康。蛔虫多数会出现在儿童时期,在发病后会导致患者咳嗽、胸闷、痰多,并且会侵害身体肝脏、脾胃、肾脏,引起各种并发症。为了避免蛔虫病,给身体造成更多的危害,来了解一下身体的蛔虫是怎么形成的。
1、饮食因素
食物农药或者残留物没有清理干净,吃了掉在地上的食物,儿童经常在地面上爬行,食用异物等等,这些都有可能会造成细菌进入胃部感染后引起蛔虫,会先从幼虫开始生长侵入肝脏脾胃,最后导致患者出现高烧不退、咳嗽、胸闷,类似哮喘的症状,这种情况需要及时去检查,避免是蛔虫导致的并发症。
2、水的因素
生活中喝的都是自来水和白开水,都是经过过滤和净化的。如果长时间在外面喝生水或直接喝自来水,这种没有经过过滤的水质里面是否有沉淀物,会夹杂着虫卵和细菌进入身体,很有可能会造成蛔虫病。
3、被他人传播
蛔虫病是具有传染性的,患者的粪便需要及时冲洗,避免残留蒸发引起病毒感染,因为儿童之间在玩耍的过程中,可能会导致部分细菌交叉感染进入口腔,引起蛔虫病的现象,所以要注意卫生,吃东西前洗手,同时发现患者出现恶心、呕吐、腹痛难忍症状时,需要及时前往医院检查,这种是蛔虫病的先兆症状。
综合上述所说,在感染蛔虫病后会伴有许多的症状,同时造成蛔虫病的原因也覆盖不同的因素,需要注意卫生,避免感染蛔虫病。蛔虫病的患者在病情初期一般是没有症状的,随着幼虫变为成虫症状,表现也会越来越明显,患者会表现出食欲不振、睡觉盗汗、磨牙、全身出现荨麻疹等并发症。
Copyright © 2025 IZhi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知答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0422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