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炎症性肠病后,是可以用艾灸治疗的,能起到辅助效果。艾灸属于中医治疗手段,主要利用温热的刺激,能达到温经散寒、调经和血、促进气血运行、调理肠胃失衡状态的目的,这种方法治疗炎症性肠病,效果还是比较好的。对于炎症性肠病艾灸的穴位,一般是选择以下几种。
第一、双侧的三阴交穴:炎症性肠病可以艾灸两侧的三阴交穴,这个穴位治疗脾胃虚弱有明显的效果,可以缓解腹泻、腹胀、大便稀溏的症状。
第二、中脘穴:中脘穴是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常见穴位,艾灸此穴位能起到疏肝养胃、消食、和胃健脾、美容养颜、延缓衰老的作用。对于中脘穴的位置比较好,是在人体上腹部。
第三、艾灸关元穴:大多数患者都会伴随不同程度的胃肠道功能紊乱,此时可以艾灸关元穴,这个穴位能起到补培元气,调节脏腑功能失调的作用。
第四、天枢穴:天枢穴属于足阳明胃经的穴位,主要作用是调理肠胃功能,缓解腹痛、腹胀的症状。此穴位的位置是在肚脐旁两寸左右,和肚脐是水平的。
第五、大横穴:大横穴是位于腹部,因此对局部的脏器,比如肠道,有调理效果,具有健脾利湿、促进消化、促进腹部气血运行、推动人体营养成分消化和吸收的作用、
中医艾灸治疗炎症性肠病的效果是不错的,可以尝试一下。另外,在艾灸时要注意,每次不要超过30分钟,要取患者舒服的仰卧位,这样可以观察皮肤的变化。其实在艾灸之前,要对皮肤进行仔细观察,主要是观察皮肤是否完整、是否出现溃烂的情况。最后在艾灸的同时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导致病情加重。
Copyright © 2025 IZhi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知答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0422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