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简称为周围性面瘫,是面瘫类型之一。这种病以急性发病为主,不少患者刷牙时发现口角漏水,随着病情不断加重,会出现口角歪斜、额纹变浅、眼睛无法闭合,常常伴有听觉过敏、味觉障碍、泪腺分泌障碍等。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由以下几方面引起:
1、病毒感染:有50%的周围性面瘫是特发性面瘫,主要在季节交替时发作,很多病例没有确切的病因,部分病例是由病毒感染造成的,病毒主要有带状疱疹病毒、单纯疱疹病毒、腮腺病毒等;
2、外伤:周围性面瘫也可能是外伤造成的,这是第二常见的病因,具体包括颞骨骨折、面部刀伤、手术创伤、气压伤等。如果没有及时处理这些外伤,会造成局部神经营养血管痉挛,进一步导致面神经水肿,从而引起面神经瘫痪;
3、肿瘤疾病:腮腺肿瘤、听神经瘤、胆脂瘤、转移性肿瘤等也会引起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4、自身免疫性疾病:格林巴利综合症、结节病等也会导致周围性面瘫,患者还会出现共济失调、眼肌麻痹、肢体远端感觉异常等症状;
5、系统性疾病:糖尿病如果没有得到良好的控制,会引起各种并发症,比如周围神经病变,包括周围性面瘫;
6、脑血管疾病:脑梗塞是很严重的脑血管疾病,其后遗症之一就是周围性面瘫。
以上是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常见原因,包括病毒感染、外伤、肿瘤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系统性疾病、脑血管疾病等。患者需要接受面神经功能检查、头颅CT检查、神经电生理检查等进行判断。在急性期,需要减轻面神经炎症,改善局部循环,可以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进行治疗,同时使用B族维生素。在恢复期间,要继续用B族维生素进行治疗,同时进行针灸治疗和碘离子透入治疗等。
Copyright © 2025 IZhi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知答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0422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