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底动脉瘤怎么检查的

1个回答

写回答

15905022785

2022年12月03日

+ 关注

基底动脉瘤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脑部疾病,该病好发于40-60岁的中年人身上。该病发生后,未破裂的动脉瘤通常无症状,不容易被发现,当基底动脉瘤破裂后,临床通常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检查来确诊。常用检查方法为头颅动脉CTA检查、脑血管造影检查、腰穿脑脊液,详细检查方法如下。

1、头颅CT检查:头颅CT检查可以确定出血范围、血肿部位、血肿大小、也可以帮助确认患者是否存在脑梗死的情况。该检查不仅有利于基底动脉瘤的定位,而且安全、便捷,昏迷的患者也可以使用。

2、头颅MRI检查:头颅MRI检查对于基底动脉瘤的辨别也有很大帮助,该检查可显示动脉瘤与脑结构的具体位置关系,且不需注射造影剂,属于无创、简便的检查,但它的辨别准确率要比CTA低。

3、脑血管造影检查:脑血管造影检查是确诊基底动脉瘤的金标准,如果患者出现蛛网膜下腔出血、自发颅神经麻痹、后组颅神经障碍等表现,都应当及时进行脑血管造影检查。

基底动脉瘤通过检查确诊后,要及时进行药物治疗,可选择的药物为尼莫地平、氨基己酸、甘露醇,具体用药需要遵照医嘱而定。若瘤体较大,且出血较多,常规药物治疗已经不起作用,则要及时进行手术治疗,常用手术方法为开颅动脉瘤孤立术、开颅动脉瘤包裹术。

基底动脉瘤的检查方法如上所列,该种疾病发生后,患者除了进行有效且规范治疗外,还要做好日常护理,主要护理措施为遵医嘱正确服药、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适当进行康复训练、注意病情监测、定期到医院复查等,做好这些护理措施,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疾病的恢复。

举报有用(13分享收藏

Copyright © 2025 IZhi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知答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0422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