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宫腔镜检查后有褐色分泌物是正常现象。
宫腔镜检查是一种微创的检查方式,主要是指使用宫腔镜检查子宫状况,例如清晰观察子宫腔形状、子宫内膜厚度是否正常,以及是否有子宫内膜息肉、异常子宫出血等情况,可以有效辨别是否患有妇科疾病。由于宫腔镜检查需要将检查者的子宫腔扩张进入子宫腔,可能会损伤子宫内膜,脱落的子宫内膜会与血液混合从子宫腔后部流出。因此,检查后会有少量出血情况,属于正常现象。但是,不能立即从阴道口排出,会在阴道内停留氧化,所以会在检查后出现褐色分泌物排出。
检查的创伤相对较小,出血量也相对较少,大约两天后就会干净。但是,患者的凝血和身体素质不同,部分患者可能会出血3-7天,属于正常现象。
进行宫腔镜检查后会对子宫内膜造成损伤,所以要注意避免在检查后短时间内同房,否则容易引起感染。若是在检查后出血量较大,并且出血时间较长,例如超过10天,则需到医院进行检查。
Copyright © 2025 IZhi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知答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0422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