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常规检查是泌尿外科的重要检查项目之一,也称为尿十项检查,检测指标包括白细胞、红细胞、蛋白、胆红素、尿比重等多个方面。可以查出血液疾病、代谢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等某些全身性疾病。但是尿常规也只是初步筛查,如果尿常规出现异常,还需要其他检查方法联合辨别,那么,尿常规检查怎么做呢?
1、检查前准备。尿常规检查没有绝对禁忌症,一般人群都可以接受检查,检查前一天晚上要禁食,可适当喝水,当天早上要禁食禁水,避免影响检查结果。检查前两天不要喝酒,不能吃过于油腻的食物,并停止正在服用的药物。
2、检查过程。首先准备好一个干净的广口瓶,取早上第一次尿标本送检。不管是女性患者还男性患者,取尿标本前要清理尿道口,避免混入分泌物。在检查的过程中,要观察尿液的颜色和透明度,尿液可表现为血尿、胆红素尿、脓尿或者乳糜尿,分别由结石病、结核病、胆汁瘀积性黄疸、泌尿系统感染等引起。如果检查显示红细胞和白细胞增多,可说明体内发生了感染,需通过更详细的检查确定感染的类型。如果尿蛋白量持续增多,有可能是肾脏疾病造成的,比如肾小管肾炎。
以上是尿血常规检查的相关知识介绍。另外有些药物会对肾脏带来伤害,比如利尿剂、磺胺类药物、庆大霉素等,在接受检查时可发现尿蛋白增多,需要与其它肾脏病变仔细鉴别。因此,在接受检查时,一定要如实告知自己的患病史和用药史,避免误诊漏诊。经期女性一般不宜接受尿常规,应等月经退潮后再接受检查。为了提高辨别的准确性,有时候要结合影像学检查。
Copyright © 2025 IZhi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知答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0422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