蛔虫病是寄生虫病当中比较常见的一种,一般在儿童身上比较高发,而且存在比较明显的传染性,患病之后的症状很显著,常表现为畏寒、发热、咳嗽、痰中带血、呕吐、腹痛、腹胀、食欲减退等。建议在发现这些症状的时候,及时结合诱因进行相关防治。那么,蛔虫病究竟是怎么引起的呢?
1、年龄
蛔虫病的出现和年龄因素有一定的关系。大多数蛔虫病的患者年龄一般都是小于10岁的,因为该年龄段的儿童,很喜欢在泥土当中玩耍,个人卫生是不太注意的,所以就会加大蛔虫病的感染风险。为了降低患病概率,家长应该指导儿童养成健康的卫生习惯。
2、气候因素
蛔虫病也会因为气候因素而发生,若患者所居住的环境全年都是比较温暖的,那么在这样的气候当中,就会给蛔虫的滋生提供可乘之机,随着蛔虫的不断增多,蛔虫病的发生风险就会明显的提升。而且这种因素下不仅儿童容易患病,有很多成年人也会出现病症。
3、免疫力低下
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是没有办法很好的对抗外界病原体的,所以很容易让蛔虫侵入人体,从而寄生于肠道,随即就会引起蛔虫病。为了防止病症出现,应该在平时生活当中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合理进食,这样对免疫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同时还可以增加抗病力。
蛔虫病的出现和以上介绍的几个原因有比较明显的关系。为了降低患病概率,需要仔细进行具有针对性的预防。平时生活当中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要长时间待在气候过于温热的环境当中,另外还要注意免疫能力的提升,养成健康的运动习惯。
Copyright © 2025 IZhi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知答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0422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