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在纵膈内的感染性疾病就称为纵膈炎,可分为急性纵隔炎和慢性纵隔炎,前者主要是胸部外伤、气管破裂、食管穿孔、外科手术等造成的,后者与结核病、梅毒、药物中毒等有一定的关系。这种病的危害性不小,一定要及时辨别和治疗,否则会进展为纵隔脓肿,危及生命。那么纵膈炎怎么检查确诊呢?
1、临床表现。如果是急性纵隔炎,发病比较急,患者会出现胸骨后剧烈疼痛、高热、寒战等症状,疼痛可放射到耳后或肩胛之间,伴有全身中毒症状。在接受体格检查时,患者有呼吸急促、心跳加快等体征,可听到纵膈摩擦音及碎裂音。如果是慢性纵膈炎,起病隐匿,早期无明显症状,进展为纵隔纤维化后,患者会出现吞咽困难、呼吸困难、声音嘶哑、膈肌麻痹等症状。
2、相关检查。要确诊该病,需要进行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通过实验室检查,可发现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增多,而X线检查显示两侧的纵隔阴影明显增宽,这是炎症累及周围胸膜的表现。进行侧位胸片检查,可发现胸骨后的密度增加,气管轮廓模糊。如果形成脓肿,可在纵膈的一侧看到突出的脓肿阴影,还可以发现气管或食管移位。
以上是纵膈炎的确诊方法,需结合症状表现及辅助检查结果进行判断。如果是急性纵隔炎,可进展为纵膈脓肿,病情凶险,可危及生命,一定要及时治疗。一旦确诊为该病,需确定病因,然后进行治疗,如果是纵膈外伤造成的,需进行气管修补术,要暂时禁食,并持续胃肠减压,使用敏感抗生素。如果是慢性纵膈炎,要以保守治疗为主,使用抗生素、利尿剂等药物,必要时进行手术治疗,比如血栓摘除术、内膜切除术等。
Copyright © 2025 IZhi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知答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0422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