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内膜炎在生活中的发生率是比较高的,大多数患者发生这种疾病通常是因为细菌感染引起的,比如草绿色链球菌,肠球菌,葡萄球菌等,不管患者是有哪些细菌引起的,都会出现明显的症状,比如贫血、发热、关节疼痛,严重影响到正常生活。目前来说治疗心内膜炎的方案一般是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那么手术治疗效果怎么样呢?哪些情况需要手术呢?
患者发生心内膜炎之后,对于病情比较轻微的可以先通过保守治疗,主要是采取抗生素治疗,当患者出现以下三种情况时,必须要进行手术。
第一、通过保守治疗不能控制的。心内膜炎有轻度和重度,患者发生疾病后,如果通过保守治疗效果不太明显,病情恶化,这种情况是需要手术治疗的。
第二、出现严重性的心脏病变。有80%的患者发生心内膜炎之后,都会出现心脏有杂音,但是对于病情比较严重,患者容易发生中毒性心肌炎、心力衰竭、严重性的心律失常等,出现这种情况最好马上进行手术治疗。
第三、出现栓塞的患者。栓塞是心内膜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主要是以皮肤栓塞、肺栓塞、脑动脉栓塞为主要特点,不管发生哪种类型的栓塞都会影响日常生活、身体健康,所以患者最好是采取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心内膜炎效果是非常明显的,但是患者需要注意,为了提高成功率,患者在手术之前需要做好相关的检查项目,比如血液检查、血培养检查、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然后再根据病情选择正确的手术方案。除此之外,患者做完手术后身体是比较虚弱的,此时一定要做好护理,防止发生继发性感染。
Copyright © 2025 IZhi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知答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0422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