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股权投资资产减值损失如何做会计分录
企业进行长期股权投资,一般是为了获取更大的经济利益。若是长期股权投资发生了减值现象,具体应怎么做会计分录?
长期股权投资资产减值损失分录
当长期股权投资发生减值时,会计分录如下: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例如,长期股权投资原值200万,已提减值准备10万,处置得款180万,该笔款项已全部收到,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 180
投资收益 10万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10万
贷:长期股权投资 200万
知识拓展:资产减值损失属于什么科目?
资产减值损失在会计核算中属于损益类科目,是指因资产的可回收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而造成的损失。
企业发生的资产减值损失,应设置“资产减值损失”科目核算,资产减值损失会计分录如下:
计提时: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各种资产减值准备
月末结转资产减值损失时:
借:本年利润
贷:资产减值损失
注意: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需要等到处置时才能转出。
资产减值损失的数额等于资产账面价值和资产可收回金额的差额。即资产减值损失=资产账面价值-资产可收回金额。
长期股权投资资产减值损失的会计处理通常涉及到确认减值损失,并将其记录在损益表中。在资产负债表日,如果长期股权投资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应计提减值准备。
会计分录一般为:
借:资产减值损失(确认减值损失的金额)
贷: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增加的减值准备金额)
需要注意的是,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一经计提,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如果长期股权投资的价值恢复,也不得通过损益表转回,只能在相关资产处置时,将减值准备的金额与处置金额的差额处理。
Copyright © 2025 IZhi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知答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0422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