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损害赔偿的适用的原则是如何的?你们能回答吗?

2个回答

写回答

1、请求权的请求权的专属性。所谓请求权的专属性,指的就是精神损害赔偿的权利,只能由受害人来行使,一般不可以让与或者继承。由于精神损害赔常常依附于特定受害人的特定权利,只有在其特定的权利受到不法侵害并且达到一定的程度方可请求精神损害赔偿,而根据我国《2001年最高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司法解释》中所规定的权利,他们都具有一定的专属性。在原权利具有专属性的前提下救济权利也有一定的专属性。
2、精神损害赔偿因素的多元性。在确定精神损害赔偿时,所考虑的的因素有很多。第一,从赔偿标准看,就有主观标准和客观标准。第二,从基本结构上看,确定精神损害赔偿的范围,还应根据人身权益、财产权与精神损害之间的因果关系来考虑。第三,从主观要件上看,还应该根据加害行为与受害人主观上的故意或是过失来判断。第四,从侵权行为发生的本身看,侵害的地点、场合、时间、手段等均应作为确定精神损害赔偿的考量因素。
3、赔偿数额的不确定性。精神损害系自然人意识机能之反应,在内容和范围上具有主观性,根据损害赔偿的全部原则,精神损害赔偿亦有主观性。正是精神损害赔偿的适用这样的主观性,导致精神损害赔偿的数额具有不确定性,即不能就同一损害事实直接规定损害赔偿的数额,即使规定数额,也须有变动的可能。而且就其功能而言,主要是为了弥补给受害人造成的精神痛苦,而用多少金钱替代补偿,也无法确定。

举报有用(0分享收藏

精神损害赔偿的适用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故意和过失原则:精神损害赔偿一般适用于行为人因故意或过失侵害他人精神权益的行为。

2. 造成严重后果原则:精神损害赔偿不仅要求行为人具有侵权行为,还要求这种行为给受害人造成了严重的精神损害后果。

3. 公平原则:在确定精神损害赔偿数额时,应综合考虑侵权人的经济状况、受害人的精神损害程度以及当地的平均生活水平等因素,以实现公平合理。

4. 有限赔偿原则:精神损害赔偿虽然弥补受害人的精神损失,但考虑到精神损害的无形性和难以准确量化的特点,赔偿数额通常不会过高。

5. 保护受害人权益原则:在适用精神损害赔偿时,要注重保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确保其得到应有的精神补偿。

举报有用(0分享收藏

Copyright © 2025 IZhi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知答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0422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