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约金的法律规定一般都是什么

1个回答

写回答

871820

20天前

+ 关注

1、违约金是指按照当事人的约定或者法律直接规定,一方当事人违约的,应向另一方支付的金钱。违约金的标准是金钱,但当事人也可以约定违约金的标的物为金钱以外的其他财产。

2、违约金具有担保债务履行的功效,又具有惩罚违约人和补偿无过错一方当事人所受损失的效果,因此有的国家将其作为合同担保的措施之一,有的国家将其作为违反合同的责任承担方式。

3、《民法典》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这一规定体现了违约金数额与实际损失相当的理念,表明了违约金的赔偿性特征,同条第3款规定“当事人就迟延履行约定违约金的,当事人支付违约金后,还应当履行义务“。这一款规定的违约金便带有惩罚性质。这样看来,我国合同法对违约金的规定原则上承认违约金具有赔偿性,但也不排除其惩罚性,具有双重功能。

4、《民法典》规定“合法的借贷关系受法律保护”。

“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自贷款人提供借款时生效”。上述条文确定了只要出借人与借款人在实施订立、变更和终止借贷行为时,在形式和内容上符合法律规定,国家就对债权人的合法权益予以保护。

举报有用(6分享收藏

Copyright © 2025 IZhi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知答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0422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