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患有脑萎缩的患者可谓是越来越多,相信很多老人都遭受过脑萎缩的困扰。因此,越来越多人关心如何在面对脑萎缩时有效地检查脑萎缩。脑萎缩专家指出,脑萎缩的临床检查方法有很多种,而且结果非常准确,所以不必过于担心。那么,脑萎缩要怎么检查?
检查脑萎缩的具体步骤
1、影像学检查诊断:
CT和MR(核磁共振)等影像学检查可帮助医生检查,可通过影像学检查诊断发现脑组织容积减少,心室扩大。如果大脑收缩,大脑皮层和颅骨板之间的间隙增大,龈沟变宽和加深,脑回变平缩小,侧脑室和第三脑室扩张,侧脑前后角密度增大心室减少。当小脑萎缩时,小脑纹理粗糙和沉重,缩小的图像呈现分枝和叶子。
2、临床检查和诊断:
医生在给患者检查脑萎缩之前,一般会先询问患者的病史和观察症状,这是最基本的检查方法,当然除了这些基本的方法以外,还可发现脑萎缩各种神经发生反应缓慢或不同程度减少。浅反射如胸部和腹部壁反射,提睾反射,肛门反射和深反射,如二头肌反射,尺骨骨膜反射,膝关节反射和跟腱反射也可能减少,并可能发生病理反射。
3、脑血管造形可见脑动脉血管曲屈变细:
脑血流表面也可见血流缓慢,血管阻力增加等现象。
以上便是关于脑萎缩要怎么检查,检查脑萎缩的具体步骤分享的相关介绍,由以上介绍可知,关于脑萎缩的检查方法还是比较多的,患者朋友们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适合自己的检查方法,大脑和我们身体的其他器官一样,需要保护。如果在检查中被告知出现了轻微的脑萎缩,没有必要担心;严重的脑萎缩,目前医学上也没有太好的办法能够解决。
Copyright © 2025 IZhi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知答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0422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