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规定,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导致事故无法认定责任的,由逃逸者承担全部责任。若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交通违法行为,也有过错,则要根据双方的过错对于发生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来确定交通事故责任。
交通肇事逃逸并不一定等同于全责,但这种行为会加重事故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发生交通事故后,如果当事人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或者毁灭证据,将承担全部责任,除非有证据证明对方也有过错。
同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二条规定,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逃逸的,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的,可以适当减轻责任。
在司法实践中,如果交通事故逃逸,交通管理部门在认定责任时会倾向于认定逃逸方为全责,但也会根据事故的具体情况和其他证据综合判断。因此,交通肇事逃逸不仅会对事故责任的认定产生影响,还会导致更严重的法律后果,包括但不限于罚款、拘留,甚至刑事责任。
Copyright © 2025 IZhi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知答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0422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