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17条规定:“赡养人之间可以就履行赡养义务签订协议,并征得老年人同意。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赡养人所在组织监督协议的履行。”
签订赡养扶助协议时应当注意以下问题:
(1)不得约定附条件履行赡养义务。赡养父母是子女的法定义务,不能附带任何条件。如赡养人不得以放弃继承权为条件免去自己尽赡养义务的责任,不得以分得父母财产的多少来衡量应尽义务的大小等。如果协议中赡养人之间进行了类似的约定,协议或相关条款无效。
(2)不得处分被赡养人的财产。赡养人之间签订的协议不得对被赡养人的财产进行处分。被赡养人的财产只能由被赡养人自行处分,在未经被赡养人同意的情况下,即便是其子女也无权进行处分。如果协议中有类似的处分,协议或相关条款无效。
赡养协议是指家庭成员之间自愿签订的,旨在明确赡养权利与义务的协议。在中国,赡养协议的合法性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的相关规定,特别是其中的婚姻家庭编和继承编。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义务,包括物质上的供养和精神上的慰藉。赡养协议应当是基于自愿原则签订的,任何一方不得以欺诈、胁迫等手段使对方违背真实意愿签订协议。
赡养协议的内容必须合法,不得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不得损害他人的合法权益。比如,赡养协议中约定的赡养标准应当符合当地生活水平,不能明显低于法定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赡养协议签订后,对双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如果协议内容合法,当事人应当按照协议履行自己的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解除协议。
如赡养协议发生纠纷,当事人可以协商解决,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在审理赡养协议纠纷时,会根据双方协议的内容以及相关法律规定,作出公正的判决。
Copyright © 2025 IZhi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知答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0422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