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损害责任纠纷如何解决

2个回答

写回答

依相关规定,发生医疗事故(争议)后,有四种解决方式

1、卫生行政部门依职权对重大医疗过失行为进行处理;

2、当事人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处理;

3、当事人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依法处理;

4、医疗双方当事人自行协商解决。

在以上四种方式中,行政机关的处理内容包含医疗损害是否构成及构成几级医疗事故等问题,但不含对赔偿等民事责任的处理。后二者包含民事责任的处理,但不包含行政机关对事故机关和责任人的行政处分。在四种方式所处理的同样内容即是否构成及构成几级医疗事故和医患双方的责任分担等问题上,诉讼处理优于行政处理;协商处理不具有强制性。

举报有用(0分享收藏

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是指患者在就医过程中,因医疗机构或其医务人员的过错,导致患者身体受到损害而引发的法律纠纷。解决此类纠纷通常有以下几种途径:

1. 和解:纠纷发生后,首先可以通过医患双方自愿协商解决。双方可以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就赔偿金额、补偿方式等达成一致,并签订和解协议。这种方式较为灵活,能较快地解决纠纷,减少双方的损失。

2. 调解:如果双方无法自行达成和解,可以请求第三方进行调解。常见的调解机构包括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医院内部的投诉处理部门等。调解过程中,调解员会听取双方的意见和证据,帮助双方达成和解。

3. 行政处理:患者或其家属可以向医疗行政部门投诉,请求其介入处理。医疗行政部门会对纠纷进行调查,如果确认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存在过错,会责令其进行赔偿,并对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进行行政处罚。

4. 诉讼:如果以上途径都无法解决纠纷,患者或其家属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在诉讼过程中,法院会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和法律规定,确定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的赔偿责任,并作出判决。

在解决医疗损害责任纠纷的过程中,患者或其家属应注意保存相关证据,如病历资料、医疗费用单据、鉴定意见等,以便在和解、调解或诉讼过程中使用。同时,建议在纠纷发生后尽量尽快处理,以免因时间过长导致证据丢失或难以取证。

举报有用(0分享收藏

Copyright © 2025 IZhi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知答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0422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