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款合同是否合同诈骗

2个回答

写回答

生活tag

16小时前

+ 关注

进行正常借款活动的时候,可以签订借款合同,而借款合同只要是依法签订的,就是有效的,不属于合同诈骗。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涉嫌合同诈骗罪。

【法律依据】《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合同诈骗罪,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

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

(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

(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

(四)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

(五)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

举报有用(0分享收藏

南音音

16小时前

+ 关注

判断一个借款合同是否构成合同诈骗,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合同诈骗通常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式,使对方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签订合同,从而获取财物的行为。在判断借款合同是否构成合同诈骗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 借款目的是否真实:如果借款人虚构借款用途,或者将借款用于非法活动,可能构成合同诈骗。

2. 借款人身份信息是否真实:如果借款人提供虚假的身份信息或者虚构的公司信息,也可能构成合同诈骗。

3. 是否存在隐瞒重要事实的情况:比如借款人的财务状况、信用记录等重要信息是否隐瞒,也可能影响合同性质的判断。

4. 签订合同过程中是否存在欺诈行为:比如使用伪造的文件、冒充他人签名等行为,也可能构成合同诈骗。

5. 合同条款是否公平合理:如果合同条款明显有利于一方,而对方无法察觉,也可能构成合同诈骗。

6. 借款人是否有还款能力:如果借款人明显没有还款能力,还签订借款合同,也可能是欺诈行为。

以上只是一些基本的判断标准,具体情况还需要结合案件的详细信息进行分析。如果怀疑存在合同诈骗的情况,建议咨询专业的法律人士,以便获得更准确的法律意见。

举报有用(0分享收藏

Copyright © 2025 IZhi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知答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0422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