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起诉:向有管辖权的法院立案庭递交诉状。商标民事纠纷的第一审案件,由中级以上人民法院管辖。
2、立案:法院经立案审查认为符合立案条件的,通知当事人7日内交纳诉讼费,交费后予以立案。
3、受理后法院5日内将起诉状副本送达对方当事人,对方当事人15日内进行答辩。
4、证据交换。
5、开庭审理。
6、合议庭合议作出裁定或者裁决,不服裁定的,自送达之日起10日内向上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不服判决的,自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上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
商标侵权诉讼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流程:
1. 确认侵权行为:首先需要确认是否存在商标侵权行为,比如未经许可使用了相同或近似的商标。
2. 收集证据:收集侵权证据,包括侵权产品的实物、宣传资料、销售记录等,以及证明自己商标权利的文件,如商标注册证等。
3. 发送律师函:在提起诉讼之前,通常会先发送律师函给侵权方,要求其停止侵权行为,并可能提出赔偿要求。
4. 提起诉讼:如果侵权方没有回应或拒绝解决问题,或者双方谈判失败,权利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商标侵权诉讼。
5. 立案审查:人民法院会对提交的诉讼材料进行审查,决定是否立案。
6. 开庭审理:法院立案后,会安排开庭审理。在庭审过程中,双方当事人可以进行陈述、举证、质证和辩论。
7. 法院判决:庭审结束后,法院会根据审理情况作出判决,判决侵权方停止侵权行为,并可能要求赔偿损失。
8. 执行判决:如果侵权方不服判决,可以在规定时间内提出上诉。如果在规定时间内没有上诉,或者上诉被驳回,权利人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判决。
Copyright © 2025 IZhi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知答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0422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