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侵权类型

2个回答

写回答

一、网络侵权的类型

网络用户利用网络侵害他人民事权益,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侵害人格权

主要表现为:

1、盗用或者假冒他人姓名,侵害姓名权;

2、未经许可使用他人肖像,侵害肖像权;

3、发表攻击、诽谤他人的文章,侵害名誉权;

4、非法侵人他人电脑、非法截取他人传输的信息、擅自披露他人个人信息、大量发送垃圾邮件,侵害隐私权。日益发达的网络在一定程度上对于社会不文明、不道德现象起到了谴责的作用,但由于缺乏必要法律规范约束,人肉搜索行为是否合法?网络信息被泄漏如何判定?《侵权责任法》首次规定网络侵权责任。该规定其后还明确,网络用户、网络服务商利用网络侵犯他人民事权益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并规定处理原则,填补了网络侵犯他人名誉权行为的空白。对于此种侵犯他人民事权益的行为,网友和网站应当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二)侵害财产利益

基于网络活动的便捷性和商务性,通过网络侵害财产利益的情形较为常见,如窃取他人网络银行账户中的资金,而最典型的是侵害网络虚拟财产,如窃取他人网络游戏装备、虚拟货币等。

(三)侵害知识产权

主要表现为侵犯他人著作权与商标权:

1、侵犯著作权

如擅自将他人作品进行数字化传输,规避技术措施,侵犯数据库等。

2、侵犯商标权

如在网站上使用他人商标,故意使消费者误以为该网站为商标权人的网站,恶意抢注与他人商标相同或相类似的域名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六条网络用户、网络服务提供者利用网络侵害他人民事权益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举报有用(0分享收藏

网络侵权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 侵犯著作权:如未经授权复制、分发、展示、表演或制作改编作品等。

2. 侵犯商标权:在网络环境下,未经商标注册人许可,在相同或类似商品上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

3. 侵犯专利权:在网络中,未经专利权人许可,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其专利产品,或者使用其专利方法以及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依照该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

4. 侵犯商业秘密: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披露、使用或允许他人使用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5. 侵犯个人信息权:在网络中,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出售或提供个人信息。

6. 侵犯名誉权:在网络环境中,通过发布虚假信息、恶意评论等方式损害他人的名誉。

7. 侵犯隐私权:在网络中,非法窥探、收集、使用他人的私人信息。

8. 网络不正当竞争:如网络经营者利用技术手段,实施损害竞争对手商业利益的行为。

举报有用(0分享收藏

Copyright © 2025 IZhi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知答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0422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