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交通事故撞人致残,事故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好现场,并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然后等伤残者的伤残鉴定报告,根据伤残标准来进行赔偿。赔偿可以自行协商,如果协商不成功,可以起诉解决。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条规定,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造成人身伤亡的,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并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因抢救受伤人员变动现场的,应当标明位置。乘车人、过往车辆驾驶人、过往行人应当予以协助。
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未造成人身伤亡,当事人对事实及成因无争议的,可以即行撤离现场,恢复交通,自行协商处理损害赔偿事宜;不即行撤离现场的,应当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
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仅造成轻微财产损失,并且基本事实清楚的,当事人应当先撤离现场再进行协商处理。
交通事故导致他人受伤致残,首先应该确保伤者安全,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将伤者送往医院救治。
随后,应报警并保护事故现场,等待交通警察到来处理事故并制作事故认定书。
在医院,除了救治伤者外,还应该配合医院做好伤者的救治记录,为后续的赔偿处理提供依据。
应尽快联系保险公司,报告事故情况,按照保险公司指引提供相关资料和证明,以申请保险赔偿。
如果交通事故中存在超出保险赔偿范围的损失,或者保险公司的赔偿无法满足伤者的实际需求,可以考虑寻求法律援助,通过诉讼途径解决赔偿问题。
在处理赔偿过程中,应与伤者及其家属进行充分沟通,了解其实际需求,争取达成和解,避免长期的法律纠纷。
最后,应吸取事故教训,改进驾驶行为,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Copyright © 2025 IZhi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知答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0422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