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拘留和逮捕的区别有:
1、执行先后不同。刑事拘留在前,逮捕在后。公安机关在刑事立案侦查阶段,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刑事拘留、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强制措施,随后公安机关才会向检察院申请批准逮捕。2、决定机关不同。刑事拘留的决定机关是公安机关;逮捕的决定机关是检察院。3、羁押期限不同。刑事拘留最长只能羁押三十七天,而逮捕后的羁押期最长可以达到三个月。法律依据:《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一条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尚不足以防止发生下列社会危险性的,应当予以逮捕:(一)可能实施新的犯罪的;(二)有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或者社会秩序的现实危险的;(三)可能毁灭、伪造证据,干扰证人作证或者串供的;(四)可能对被害人、举报人、控告人实施打击报复的;(五)企图自杀或者逃跑的。批准或者决定逮捕,应当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涉嫌犯罪的性质、情节,认罪认罚等情况,作为是否可能发生社会危险性的考虑因素。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十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或者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曾经故意犯罪或者身份不明的,应当予以逮捕。《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二条公安机关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如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先行拘留:(一)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二)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他犯罪的;(三)在身边或者住处发现有犯罪证据的;(四)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者在逃的;(五)有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可能的;(六)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七)有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重大嫌疑的在故意伤害案中,刑事拘留和逮捕都是司法机关对犯罪嫌疑人采取的强制措施,但两者之间存在一些区别。
刑事拘留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在侦查过程中,发现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而采取的临时剥夺犯罪嫌疑人人身自由的一种强制措施。刑事拘留的时间通常较短,一般为3到7天,最长也不超过30天。
逮捕则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对于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尚不足以防止其发生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采取的强制措施。逮捕的时间没有上限,直到案件审理终结。
从程序上看,刑事拘留由公安机关决定并执行,逮捕则需经过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人民法院决定。
在证据要求上,逮捕的证据标准要高于刑事拘留,需要有更确凿的证据证明犯罪嫌疑人有罪。
另外,刑事拘留期间,公安机关应当在拘留后24小时内进行讯问,而在逮捕之后,公安机关应当在逮捕后24小时内通知被逮捕人的家属。逮捕的目的在于确保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防止犯罪嫌疑人逃避侦查和审判。
Copyright © 2025 IZhi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知答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0422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