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萎缩是老年人的高发疾病,主要是指大脑组织发生病变引起的萎缩。一般来说引起脑萎缩的因素比较复杂,比如患者发生了脑部外伤、出现脑卒中、脑炎等疾病时,久治不愈,这样就会形成脑萎缩。不管患者是因为哪些因素引起的疾病,都要采取正确方法来进行治疗,那么脑萎缩有哪些表现呢?
脑萎缩病情比较复杂,出现的症状和发病的部位程度有很大的关系,在发病期间常常会出现以下几种症状。
第一,记忆力下降。如果在平时发现记忆力明显下降,经常丢三落四,出现这种情况时需要引起警惕,有可能是发生了脑萎缩,如果不加以治疗,会导致记忆力完全丧失。
第二,全身症状。患者发生脑萎缩,在早期常常会出现失眠多梦、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反应迟钝、皮肤干燥等不良反应。
第三,性格发生改变。性格发生改变是脑萎缩最典型的症状之一,患者在发病期间性格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比如变得郁郁寡欢、不愿意和其他交流。脾气比较暴躁,严重的患者还会发生幻听、幻视。
第四,智力减退。智力减退一般是发生在中晚期的脑萎缩患者,在这期间患者判断事物的能力明显下降,无法融入一个新的集体,到了后期患者会发生完全性痴呆、大小便失禁、不能自理。
如果发现自己身边的老年人出现以上症状时,需要引起警惕,最好到医院进行检查,有可能是发生了脑萎缩。对于脑萎缩是一个非常严重疾病,不仅治疗起来比较困难,而且病程时间长,如果患者是因为原发性疾病引起的脑萎缩,建议积极治疗原发性疾病,只有这样才可以控制病情的发展。
Copyright © 2025 IZhi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知答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0422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