糍粑的由来

2个回答

写回答

157862698

03月08日

+ 关注

相传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臣子伍子胥为报父仇投奔了吴国,想从吴国借兵讨伐楚国。他来到吴国帮助吴王阖闾坐稳了江山,成了吴国的有功之臣。越国勾践乘机举兵伐吴,将吴国都城团团围住。当时正值年关,天寒地冻,城内民众断食,饿殍遍野,国家和人民果然遭到危难。

在此危难之际,人们想起了伍子胥生前的嘱咐,便暗中拆城墙挖地,人们惊奇地发现,城基都是用熟糯米压制成的砖石。原来,这是伍子胥在建城时将大批糯米蒸熟压成砖块放凉后,作为城墙的基石储备下来的备荒粮。

人们不禁感叹道,伍子胥真有先见之明!大家将糯米砖石拙起,敲碎,重新蒸煮,分而食之。后来,在楚天一带,人们每到丰年年底,便要用糯米制成像当年“城砖”一样的糍粑,以此来祭奠伍子胥。

举报有用(6分享收藏

糍粑是一种传统的中国食品,主要由糯米制成,因其香糯可口,深受人们喜爱。糍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具有悠久的文化背景和地域特色。

糍粑起源于中国的南方地区,尤其是在湖南、湖北、江西等地,常常在节庆、婚嫁等场合制作和享用。例如,在春节期间,很多家庭会制作糍粑,寓意团圆和吉祥。

制作糍粑的过程通常是将浸泡过的糯米蒸熟后,再用木槌反复捶打,使其变得黏稠。随后,可以根据个人的喜好,加入红豆沙、芝麻、花生等馅料,或是加上糖、蜜等调味品,形成各式各样的口味。

作为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小吃,糍粑不仅在国内各地受到欢迎,也逐渐传播到海外华人社区,每到节日,糍粑成为了团圆和亲情的象征。

举报有用(6分享收藏

Copyright © 2025 IZhi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知答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0422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