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标准是什么,具体有哪些原则

2个回答

写回答

胖姐姐

03月31日

+ 关注

1、交通事故当事人行为对发生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

所谓事故当事人行为对发生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实际上首先是民法上关于民事责任成立要件中的因果关系原则;

认定事故当事人的责任,首先要看行为人的行为和事故的发生和损害之间有没有因果关系;如果没有因果关系,即使行为人的行为属于严重违法行为,也不承担事故的民事损害赔偿责任;例如某人无证驾驶,严格遵守了通行的规则,也没有任何驾驶错误,在这种情况下,对因后车追尾造成的交通事故不承担事故的民事损害赔偿责任;“事故当事人行为对发生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除了包含因果关系原则外,还发挥了衡量当事人行为对事故形成的原因力的作用;所谓“行为对事故形成的原因力”,主要是指在当事人没有过错或者难以认定过错场合,确定事故损害的一个标准。

2、交通事故当事人过错的严重程度

过错在民法上有两种形式:客观上的过错和主观上的过错;所谓客观过错,就是当事人的行为具有明显的违反法律的事实,而不管行为人的主观意识状态,只要行为人的行为违反了法律、法规的规定,就构成过错;主观过错,主要是指当事人的过于自信、疏忽大意等主观意识状态。

举报有用(6分享收藏

杨哈

03月31日

+ 关注

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标准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以及公安部制定的《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等法律法规。

在认定交通事故责任时,主要遵循以下原则:

1. 事故原因分析原则:通过对事故现场的勘查、调查,分析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确定交通事故责任。

2. 过错责任原则:根据当事人的行为是否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标准的规定,以及过错行为在事故中所起的作用,确定当事人责任的大小。

3. 证据认定原则:依据交通事故现场勘验、检查、调查情况和有关的检验、鉴定结论,对道路交通事故进行认定。

4. 综合分析原则:认定交通事故责任时,应根据交通事故的因果关系、事故现场痕迹、当事人的行为、违章情况、事故后果等因素,综合分析,认定事故责任。

5. 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原则:认定交通事故责任时,应考虑保护无过错方和受害者的合法权益。

举报有用(6分享收藏

Copyright © 2025 IZhi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知答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0422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