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对房地产案件的诉讼时效是怎样进行规定的

2个回答

写回答

⒈当事人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从知道或应该知道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之日起计算。但是,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20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

⒉如果是建筑物或者其它设施以及建筑物上的搁置物、悬挂物发生倒塌、脱落、坠落等原因使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延付或拒付房屋租金的诉讼时效为1年。

举报有用(0分享收藏

在中国,房地产案件的诉讼时效一般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普通民事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计算。

对于房地产交易中的买卖合同纠纷,如果当事人约定了解决争议的具体期限,应当依照当事人的约定;如果没有约定,则适用上述三年的一般诉讼时效。

需要注意的是,诉讼时效期间届满的,不影响合同效力,债务人自愿履行债务的,不受诉讼时效限制;债权人提出请求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但义务人同意履行的除外。

此外,房地产案件中还可能存在特殊的诉讼时效规定,例如不动产物权变动引起的争议,可能还会涉及到登记机关的行政行为,这时还需适用行政诉讼的相关时效规定。

举报有用(0分享收藏

Copyright © 2025 IZhi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知答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0422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