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节气有什么别称?
春分节气,在古时有 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 等别称。
春分,二十四节气之一,春季第四个节气。斗指壬,太阳黄经达0°,于每年公历3月19-22日交节。
日中/日夜分:
春分日,北半球昼夜平分,过后昼渐长、夜渐短,故有此称。
仲春之月:
春分一般于卯月下旬,即农历二月,农历二月是春季第二个月,有仲春之称。春分节气吃什么好?
1、鸡蛋
在春分日,有竖蛋的传统。老师和家长常常会为孩子们组织竖蛋游戏,正所谓“春分到,蛋儿俏”。
游戏结束后这些鸡蛋也不会浪费掉,而是让孩子们吃下去,讨一个吉利,有些家庭还会在春分日的中午特地做一份蛋类大餐。
2、汤圆
在以前,春分这天农民都不会下地活动,而是选择回家休息吃汤圆。
此外,人们还会把不用包心的汤圆十多个或二三十个煮好,用细竹叉扦着置于室外田边地坎,名曰粘雀子嘴,免得雀子来破坏庄稼。
3、春菜
在岭南一代,春分有吃春菜的习俗,春菜是一种野苋菜,乡人称之为“春碧蒿”。
逢春分那天,全村人都去采摘春菜。在田野中搜寻时,多见是嫩绿的,细细棵,约有巴掌那样长短。采回的春菜一般家里与鱼片“滚汤”,名曰“春汤”。有顺口溜道:“春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
春分节气在传统历法中被称为“日中”或“日夜分”,因其昼夜时长几乎相等而得名。此外,民间还称其为“仲春之月”,因春分处于春季的中段;部分地区也俗称“春分节”,强调其作为重要节气的地位。
在饮食方面,春分讲究“阴阳平衡”,民间有“春分吃春菜”的习俗。具体推荐食物包括:
1. 春菜(时令野菜):如荠菜、马兰头、蒲公英嫩叶等,富含维生素,有助清热解毒;
2. 春笋:鲜嫩爽脆,含膳食纤维,顺应春季生发之气;
3. 枸杞芽:清明前的嫩芽可凉拌或煮汤,具有养肝明目功效;
4. 太阳糕:老北京习俗,糯米制成圆形糕点,象征祭祀太阳神;
5. 驴打滚:北方地区常见,以黄豆面、红豆馅制作,寓意“滚走寒气”;
6. 春汤:广东客家人用“春碧蒿”与鱼片煮汤,民谚称“春汤灌脏,洗涤肝肠”。
此时还应多食香椿芽炒鸡蛋、韭菜炒河虾等当季食材,并搭配红枣、蜂蜜等甘味食物以养脾胃。江南地区有吃“酒酿圆子”的习俗,用糯米粉包裹芝麻馅,象征团圆和润泽。养生角度建议少食酸冷油腻,适当增加蛋白质摄入以应对气候多变。
Copyright © 2025 IZhi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知答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0422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