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判决书的格式

2个回答

写回答

具体格式是:

一、写明原被告及诉讼代理人的基本信息。

二、写明法院依法调取的证据,经庭审质证的结果。

三、写明法院认证的事实和理由。

四、写明判决结果。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八条规定,人民法院对公开审理或者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一律公开宣告判决。当庭宣判的,应当在十日内发送判决书;定期宣判的,宣判后立即发给判决书。宣告判决时,必须告知当事人上诉权利、上诉期限和上诉的法院。宣告离婚判决,必须告知当事人在判决发生法律效力前不得另行结婚。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解释第七十九条

原告或者上诉人申请撤诉,人民法院裁定不予准许的,原告或者上诉人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人民法院可以缺席判决。

第三人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不发生阻止案件审理的效果。

根据行政诉讼法第五十八条的规定,被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人民法院可以按期开庭或者继续开庭审理,对到庭的当事人诉讼请求、双方的诉辩理由以及已经提交的证据及其他诉讼材料进行审理后,依法缺席判决。

举报有用(0分享收藏

Zzhhy

1天前

+ 关注

民事判决书的格式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 标题:位于判决书的最上方,通常会写明“中华人民共和国XX省XX市XX区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

2. 案号:紧接标题下方,用以标识该判决书的唯一性。

3. 当事人基本情况:包括原告和被告的姓名(单位名称)、性别、年龄、民族、职业、住址(单位地址)等基本信息。

4. 诉讼请求:简要写明原告向法院提出的诉讼请求。

5. 案件事实:详细陈述法院查明的案件事实,包括案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等。

6. 法院观点:法院对案件事实进行分析,依法作出评判,说明支持或不支持原告诉讼请求的理由。

7. 判决结果:明确写明判决的具体内容,包括被告是否承担法律责任、具体承担何种责任等。

8. 诉讼费用:写明诉讼费用的承担情况。

9. 上诉权利告知:告知当事人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XX市中级人民法院。

10. 审判人员署名:包括审判长、审判员和书记员的姓名。

11. 判决日期和地点:写明判决书的制作日期和地点。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法院可能在细节上有所不同,但大致的格式是相似的。

举报有用(0分享收藏

Copyright © 2025 IZhi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知答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0422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