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弹琴的姿势、触弦位置及方向我们把琴放置在琴桌上,琴轸悬空离桌边两三指的距离。琴颈与雁足下各置一防滑垫。身体离琴大约一拳的距离,人中正对第五徽。身体正坐,双腿膝盖呈90度,双脚齐平,如此,我们的双腿和琴凳呈“三足鼎立”的稳定势态。肩膀和手肘放松下沉,不要端着架子,耸肩或抬高手肘、手腕。右手手掌放松掌心朝下,手指自然弯曲,指尖正对琴弦。左手置于身体内侧琴面即可。弹弦的最佳触弦点大约在岳山到一徽的二分之一处。古人说“手不下徽”,便是弹弦的位置一般是不超过徽位的(特殊音色处理除外)近岳山的音色过于刚硬,过一徽的音色则会松软无力。琴有“上下”、“进退”、“内外”的方向定位,向右侧琴首方向为“上”、为“进”,向左侧琴尾方向为“下”、为“退”;向身体方向为“内”,反之为“外”。
二、左右手指甲的要求弹古琴不使用义甲,用的是我们自己的指甲。右手的指甲大约需要留长于指间两毫米就够了,如果指腹偏厚还可以适当加长一些。左手的指甲需要修剪不超指腹,便于按实琴弦。如果你本身的指甲比较软,可以不必留太长,一毫米左右也可,或者可以选择一款护甲油,养护指甲。美甲爱好者是不适合弹琴的,琴有许多运用到指背的外向指法,指甲上不能有镶嵌或是涂抹厚重的指甲胶。
三、右手基本指法弹古琴不使用义甲,用的是我们自己的指甲。右手的指甲大约需要留长于指间两毫米就够了,如果指腹偏厚还可以适当加长一些。左手的指甲需要修剪不超指腹,便于按实琴弦。如果你本身的指甲比较软,可以不必留太长,一毫米左右也可,或者可以选择一款护甲油,养护指甲。美甲爱好者是不适合弹琴的,琴有许多运用到指背的外向指法,指甲上不能有镶嵌或是涂抹厚重的指甲胶。
1、 指法“勾”、“剔”“法以中指尖带肉抵弦,重抵轻出,先肉后甲······”(《万峰阁指法閟笺》)用中指指腹约两毫米位置先放置在弦上,45度向面板弹琴,动作结束之后靠着下一根琴弦。在手指抵弦时,不可在弦上停留用力,有的初学者常会因为紧张过度出现这类情况,以至于音响迟迟不发,而弦本身被拉扯形变。悬空向下“打”弦或是向上勾起琴弦皆为不妥。“剔”为“勾”的反向,是中指的外向指法。准备时手指不倚靠弦上,发力即出音。这个指法的发力方向采用向前平推的角度,指甲入弦不可太深,控制在指尖,避免出音浊爆。一些朋友弹“剔”,向空中发力,力量挥散不说还容易令手势飞舞张扬。
2、指法“挑”、“抹”“挑”是右手食指指背弹弦的指法,大拇指指间靠在食指第一关节处。中指和无名指可轻轻搭在上一根或上两根琴弦上,起到稳定支撑的作用。“挑”不可以指甲先靠在弦上,而是应用“悬指”,不发力时离开琴弦,弹弦时用大拇指第一关节伸缩45度向下朝面板发力推动整个组合。我们在单独练习时,大拇指关节一次伸缩算完成一个挑,“挑”完建议回到准备动作,也就是大拇指关节是弯曲的。“抹”是“挑”的相反指法。食指向内弹弦,可以做到45度向下。许多朋友运用“抹”时会出现“侧锋”,为了整体音色的统一,建议避免。
3、指法“托”、“劈”“托”、“劈”是一组大拇指的指法,“托”采用扎桩的弹法,手肘抬起,由四指支撑,大拇指稍稍竖直指尖正对琴弦,距离大约分开三四根弦。大拇指倚靠弦上,向外朝琴面倾斜发力,弹完成之后靠在下一根琴弦上。“劈”大指的内向指法,关节弯曲略紧绷,通过手臂带动45度向下向内侧拨响琴弦。
古琴有哪些指法
古琴右手的指法有擘、托、抹、挑、勾、踢、打、摘及其不同的组合,如:轮、锁、叠涓、撮、滚、拂、历、双弹、打圆等,左手的指法主要分为按音与滑音两种,按音有跪、带起、罨、推出、爪起、掐起、同声等,滑音有吟、猱、撞、唤、进复、退复、分开等。
古琴是中国传统拨弦乐器,属于八音中的丝,古琴的音域宽广、音色深沉、余音悠远。古琴一般长约三尺六寸五,象征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面圆底扁,象征天地;琴身与凤身相应(也可说与人身相应)有头、颈、肩、腰、尾、足。
在演奏古琴的时候,一般是将琴置于桌上,右手拨弹琴弦、左手按弦取音,古琴的演奏技法繁多,表现力特别丰富,运用不同的弹奏手法,可以发挥出很多艺术表现的特色。
中国古琴的音域为四个八度零两个音。有散音七个、泛音九十一个、按音一百四十七个。古琴的声音是非常独特的,一般人听琴乐能感到古琴的安静悠远。
“静”可以说是琴音的最大特点,琴音也被称为“太古之音”、“天地之音”。这里的“静”还有两层意义,一是抚琴需要安静的环境,二是抚琴更需安静的心境。
古琴指法有多少种?
古琴的指法(1)右手指法:
主要为抹、挑、勾、剔、打、摘及其不同的组合如轮、锁、双弹、如一、叠涓、
拨、刺、伏、撮、打圆、历、滚、拂等。
(2)左手指法:
主要分为按音与滑音两种。按音有跪、带起、拳、推出、同声、爪起、掐起。滑
音有吟、猱、绰、注、撞、逗、唤、上、下、淌、往来、进复、退复、分开等。
古琴的奏法右手指法主要有抹、挑、勾、剔、摘、打、托等。左手指法主要有吟、揉、绰、注、进、退、撞等。以左手按弦,右手拨弦。弹奏时,右手能够同时拨动两根琴弦作和音。在右手拨弦、左手按弦取音时,可作往复摆动的“吟”、“揉”和上滑音“绰”、下滑音“注”等多种技巧奏法,从而形成古琴所特有的演奏风格。
古琴指法
古琴一般为七弦,演奏时所坐位置为4-5回之间(共13回)
保持正襟危坐,自然沉静的状态。
高音主要在1-2回之间。下面就古琴指法作简要介绍:
散音
左手一般没有动作,手抚在九回,自然伸开,轻轻地放着。最常用的位置为1回—乐声的1/2处。
1.挑
食指向外拨弦,大拇指扶在食指末尾节的外侧的上部,食指被大拇指自然收回,其他指伸开,大拇指将食指推出去,直到与中指并拢伸直成一个平面。同时中指扶在隔一条弦上。
下指时在食指指甲的1/3处,离开弦弹出去。
出弦时食指与弦的角度为95°,向前略微向下。中等速度与中等力度。小指和无名指自然伸开。
2.勾
中指伏在弦上,自然向下向内,中指自然伸直,下指为1/3处,自然向下落去。
3.历
同时连续挑两条弦,历一般与勾相结合,挑两勾一,为一个动作。
4.抹
食指向内拨弦,与勾动作相似,自然向下落,第三关节活动,一二关节自然放松,食指末尾节的1/3处同时保持伸直状态。(没有勾的中指伏在弦上的支撑,协调作用)
5.剔
中指向外拨弦,一般在勾动作后用剔。(拨弦为指甲的1/3)
两种方法:
①中指略微弯曲向前送,向外充分伸开(慢速)
②勾完后,中指直接向外伸开(快速连用)
6.托
大拇指垂直自然向下(腕转动后),向外拨弦,一般用于6-7弦之间。
Copyright © 2025 IZhi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知答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0422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