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将月经不调划分为血虚型血寒型气滞行、气虚型等多种类型,下面跟着小编了解一下血虚型月经不调应该如何治疗吧?一、血虚型月经不调有什么症状?气血对女人的作用至关重要,只有充足的血才能让你的面色红润、经血正常,如果经常血虚的话,就会出现面色萎黄无华、唇甲苍白、经期不准等状况。
血虚主症为面色萎黄、眩晕、心悸、失眠、脉虚细等。血虚型月经不调的症状主要有:经期错后,量少色谈,质清稀,头晕眼花,心悸怔肿,少寐多梦,面色萎黄无华,舌淡少苔等。二、血虚型月经不调该怎么办?1、饮食调养:平时要多吃一些补血养血的食物,如菠菜、花生、莲藕、黑木耳、鸡肉、猪肉、羊肉、海参等。
水果可选用桑椹、葡萄、红枣、桂圆等。2、精神调养:血虚体质的人,容易精神不振、失眠、健忘、注意力不能集中,因此,在精神的调养方面要努力地做到让注意力集中。3、起居调养:早睡保证睡眠,养肝血;血虚体质的人不能够过度的劳累,凡事宜量力而行,以免耗伤气血。
因肝藏血,人卧则血归于肝,使肝气得养,所以这类体质的人虽然睡眠状态多不佳,但要早些上床,保证充足的睡眠,尽量不要晚于晚上的11点入眠,以还有吃一些补血的食物一起做成的可口的药膳,如当归羊肉汤、四物鸡汤(当归、熟地、川芎、白芍炖鸡汤)等,均有很好的养血效果。
4、眼睛调养:传统的中医学认为久视伤血,所以血虚体质的人的眼睛要注意休息和保养,防止因为过度的用眼而耗伤了身体的气血。常用的一些补血的有桑叶、红枣、黑芝麻、核桃仁、桂圆、冰糖、黄酒。可以用这些中药做成各种糕点来吃,如阿胶桑麻膏,效果显著。
三、调理血虚型月经不调的食疗方1、四物乌骨鸡材料:乌骨鸡半只,熟地15克,当归10克,白芍10克,川芎5克,生姜3片,盐适量。做法:①当归,川芎,白芍,熟地洗净,分别切成薄片,放入布袋中。②将乌骨鸡与中草药一起投入砂锅中,加水约5小碗,大火煮沸后,捞去浮末,再加入姜片,转至小火,炖至鸡肉和骨骼软烂,调味并捞弃药包,姜片。
③依个人喜好加调味料。在经前7天佐餐食用,当归,川芎都有活血的功效,经量过多的女性在经期不宜食用哦。2、灵芝猪肝材料:猪肝250克,灵芝10克。干黑木耳5克,青菜100克。做法:①将猪肝洗净,切成薄片,黑木耳用冷水泡发,择洗干净,撕成小朵状,青菜择洗干净,切段,备用。
②将灵芝挑选好,洗净,晾干后切成片或切碎,放入砂锅,加水浓煎40分钟,用洁净纱布过滤,去渣,留汁备用。③将猪肝片放在大碗中,加盐,白糖,料酒各适量,拌匀,再加适量清水和太白粉浆匀,然后加少量植物油拌一下。④另一个碗内用酱油,醋,白糖,太白粉,料酒,葱花,姜末,味精,鲜汤兑成芡汁,待用。
⑤炒锅置火,加植物油烧至八成熟,下入猪肝片及木耳,急火翻炒,待猪肝完全散开,加入灵芝浓汁及嫩青菜,翻炒片刻。
血虚型月经不调是中医学中常见的一种月经不调类型,主要表现为月经量少、色淡、经期延迟或提前,伴有面色苍白、头晕、心悸、乏力等症状。治疗血虚型月经不调应从补血养血、调理气血入手,具体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中药调理:中药是治疗血虚型月经不调的主要方法之一。常用的中药方剂有四物汤、归脾汤、八珍汤等,这些方剂具有补血养血、调理气血的作用。具体用药应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症状,由中医师辨证施治。
2. 饮食调理:饮食上应多摄入富含铁、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如红枣、桂圆、黑芝麻、猪肝、菠菜、瘦肉等。这些食物有助于补血养血,改善血虚症状。同时,应避免生冷、辛辣、油腻的食物,以免影响脾胃功能,加重血虚。
3. 生活习惯调整: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适当的运动也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血虚症状,但应避免剧烈运动,以免耗伤气血。
4. 心理调节:情绪波动过大或长期精神紧张会影响气血运行,加重血虚症状。因此,患者应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焦虑和紧张,必要时可以通过冥想、瑜伽等方式进行心理调节。
5. 针灸推拿:针灸和推拿也是治疗血虚型月经不调的有效方法。通过针刺或按摩特定的穴位,如足三里、三阴交、血海等,可以调节气血,改善月经不调的症状。
总之,治疗血虚型月经不调需要综合运用中药、饮食、生活习惯、心理调节等多种方法,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建议患者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治疗,以获得最佳疗效。
Copyright © 2025 IZhi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知答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0422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