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纠纷什么程度能达到拘留?,法律的规定是什么

2个回答

写回答

顾 婷

8小时前

+ 关注

民事纠纷以下程度能达到拘留:

1、民事纠纷调解过程中当事人有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为;

2、在法院开庭审理民事纠纷时当事人有作伪证、冲击法庭、妨害证人作证、隐匿转移被查封、扣押财产、阻碍法院工作人员执行公务、逃避执行等行为;

3、在民事纠纷处理过程中,当事人有过激行为,触犯了刑法。

法律依据: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十条

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分为:

(一)警告;

(二)罚款;

(三)行政拘留;

(四)吊销公安机关发放的许可证。对违反治安管理的外国人,可以附加适用限期出境或者驱逐出境。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条

违反法庭规则诉讼参与人和其他人应当遵守法庭规则。人民法院对违反法庭规则的人,可以予以训诫,责令退出法庭或者予以罚款、拘留。人民法院对哄闹、冲击法庭,侮辱、诽谤、威胁、殴打审判人员,严重扰乱法庭秩序的人,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情节较轻的,予以罚款、拘留。

举报有用(0分享收藏

helen0712

8小时前

+ 关注

在民事纠纷中,通常情况下,拘留并不是直接的法律后果。拘留这种强制措施更多地用于刑事犯罪行为的嫌疑人或被告。

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如果一方当事人在民事诉讼中有严重的妨害诉讼行为,比如拒绝出庭、拒绝提供证据或者有恶意串通、伪造证据等行为,法院可以对其采取拘留的强制措施。这种拘留通常被称为司法拘留,目的是保障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一条的规定,诉讼参与人或者其他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伪造、毁灭重要证据,妨碍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

(二)以暴力、威胁、贿买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者指使、贿买、胁迫他人作伪证的;

(三)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已被查封、扣押的财产,或者已被清点并责令其保管的财产,转移已被冻结的财产的;

(四)对司法工作人员、诉讼参加人、证人、翻译人员、鉴定人进行侮辱、诽谤、诬陷、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五)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方法阻碍司法工作人员执行职务的;

(六)拒不履行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的。

对于拘留的期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六条规定,拘留的期限,为十五日以下。

举报有用(0分享收藏

Copyright © 2025 IZhi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知答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0422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