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当事人具有相应的订立合同的能力。合同是当事人以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为目的、有意识地追求特定法律后果的行为,它直接关系到当事人的利害得失,因此要求当事人必须能够认识和辨认自己的行为,判断自己行为的法律后果,即必须具有相应的订立合同的能力;
2、意思表示真实。意思表示真实是合同生效的一个重要构成要件,是指表意人的表示行为应当真实反映其内心的效果意思。合同是意思表示一致的产物,是一种当事人之间的合意。这种合意是否产生法律上的效力,取决于意思表示是否真实;
3、不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合法是民事法律行为的本质属性,也是民事法律行为有效的当然要件。合同能产生法律效力就在于当事人的意思表示符合法律的规定,不合法的合同显然不能受到法律保护,也不能产生当事人所期待的法律效果。同时,合同不仅应当符合法律,而且在内容上也不得违反社会公共利益;
4、形式合法。当事人订立合同,有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当事人约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采用书面形式,但如果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一方又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的,该合同成立。合同的书面形式更多的是作为证明合同存在的证据而出现。
已经依法成立的合同在当事人之间产生一定的法律约束力,亦即法律效力。合同生效意味着双方当事人享有合同中约定的权利和承担合同中约定的应当履行的义务,具体有:
(1)任何一方不得擅自变更和解除合同;
(2)一旦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规定的义务,另一方当事人可寻求法律保护;
(3)合同生效后,对合同当事人之外的第三人也具有法律约束力,第三人(包括单位、个人)均不得对合同当事人进行非法干涉,合同当事人对妨碍合同履行的第三人可以请求法院排除妨害。
工程合同欠款的有效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合同合法有效:工程合同的双方主体必须具备相应的法律资格,合同内容应当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同时合同的签订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
2. 欠款事实存在:必须有明确的欠款行为,即一方未按照合同约定支付应付款项,另一方提供了相应的工程或服务,且该工程或服务已经完成并通过了验收。
3. 欠款金额明确:欠款的具体金额需要在合同中明确约定,或者在工程完成后双方达成一致意见,避免因金额不清而导致的纠纷。
4. 付款期限明确:合同中应明确规定付款的期限,如果付款期限明确而对方未在规定期限内付款,则视为欠款。
5. 未过诉讼时效:工程欠款的诉讼时效一般为三年,从知道或应当知道欠款之日起计算。超过诉讼时效的欠款,除非有特殊情况,否则法院可能不予支持。
6. 有合法的催款行为:在对方未按时支付欠款的情况下,应当采取合法的方式进行催款,如发送书面催款通知、提起诉讼等。
Copyright © 2025 IZhi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知答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0422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