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非感染性心内膜炎不同,感染性心内膜炎是由细菌、真菌及其它类型的微生物直接感染引起的炎症。有些人的心瓣膜发育异常,病原体很容易在这里寄居繁殖,从而引起心内膜炎。根据发病特点的不同,感染性心内膜炎可以分为急性和亚急性两种类型,大部分患者会出现发热、疲乏、盗汗、体重下降等症状。那么,确诊感染性心内膜炎需要做哪些检查呢?下面我们来介绍感染性心内膜炎需要进行的检查项目。
1、血液检查。血液检查是常规检查,通过血液检查可以发现患者有白细胞计数增多、中性粒细胞数量增加等现象。如果合并肾小球肾炎、严重心力衰竭,会有红细胞计数增多的现象。
2、血培养。要确诊感染性心内膜炎,必须要进行血培养,这是非常重要的检查项目。如果血培养显示阳性,可初步判断为感染性心内膜炎。只要存在发热、体温上升持续一周,都应该进行血培养,如果第1次检查显示为阴性,最好多检查几次,提高准确性。如果血培养显示阳性,患者还需要做药物敏感试验,以确定治疗的方向。
3、尿液检查。尿液检查也是常规检查项目,显微镜下如果显示血尿和轻度尿蛋白,说明体内存在感染病灶。如果有肉眼血尿的,可能存在肾梗死。如果有红细胞管型和大量蛋白尿的现象,说明存在弥漫性肾小球肾炎。
4、心电图检查。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可同时存在心肌各种病变,从而导致致命性的心律失常,因此需要进行心电图检查。如果有房颤现象,可以说明存在房室瓣反流现象。
5、超声检查。超声心动图检查也很重要,能够检出直径超过两毫米的赘生物,对疾病的诊断很有帮助。在治疗的过程中,通过超声检查能够观察赘生物的大小、形态和功能状态,了解瓣膜损害的程度,对疾病的治疗有重要参考意义。
上文介绍了感染性心内膜也需要进行的检查项目,要确诊该病,患者需要进行这些检查,其中血培养和心脏超声检查是非常必要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是由病原体感染引起的,临床上以抗生素治疗为主,要根据血培养的结果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来确定可以使用的抗生素药物。如果瓣膜严重受损,发生急性心力衰竭的现象,需要进行手术。
Copyright © 2025 IZhi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知答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0422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