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佛教的人,如果想要成为一名真正的得道高僧,那么一系列的修行是必不可少的,其中禅修就是一个最主要的方式,而且无论是否信仰佛教都可以进行禅修,因为禅修就是一种日常的生活方式,那么禅修的最终目的又是什么呢?想达到什么境界呢?
禅修的目的不仅为了照顾身体,我们不应该用这种态度来看禅修。禅修应该有更高,更有价值的目的。禅修当做有益身体的另一种外在方法,是没有意义的。这样做,只是把真正具有最高价值的技巧,徒劳无功的用来获得顶多是暂时的放松,就像用来解除头痛的阿司匹灵一样。服药虽然会消除头痛,却不意味我们获得痊愈。不久之后,头痛还会回来。
因为,这种治疗方法与头痛的真正原因无关。所以,任何解除头痛的方法,效力当然很短暂。世界上已经有许多外在方法,获得暂时享乐与消除痛苦,没有必要再动用禅修或其他修行方法。我们不应该把禅修的力量,浪费在如此有限的目标上面。
禅修主要是为了照顾心。虽然,身与心密切关连,却呈现两种十分不同的现象。身体可以用眼睛看见,心却不然。一个家庭里的成员,外貌或许有许多相似点,但是,每个孩子天生带有不同的个性、性向与兴趣等。虽然他们上同样的学校,但是,智力与学习能力,不但彼此不相同,而且和父母与祖父母也不相同。这种在心灵方面的差异,无法具体的解释清楚。
既然我们生而为人,每个人都具备潜能使生命富有意义与目的。为了要充分利用生命,必须超越低等动物。如果我们能够运用人身,主宰自己的心,就能够完全拔除一切苦的根源。在一生或多生之中,就能突破身不由己的生死轮回,永远脱离所有的苦与不满足感。如果安于现状,不求转变,就会没有选择,身不由己的不断重生,经历无法自主的身体所带来的一切苦。
禅修的目的是通过静心和专注来达到心灵的平和与觉醒。它旨在培养内心的宁静,减少欲望和烦恼,增强自我意识和觉察力。通过禅修,人们可以体验到更高层次的精神境界,实现心灵与身体的和谐统一。
在禅修的过程中,个体通过冥想、呼吸控制等方法来净化心灵,达到更高的精神状态。这种升华不仅仅是灵性的提升,也包含了身体健康的改善,比如降低血压、减缓心率等。因此,禅修可以被视为一种促进身心整体健康的实践。
Copyright © 2025 IZhi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知答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0422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