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份合同不一致的,如果有先后顺序,以后签订的合同确定的内容为准;如果签订时间相同,可以根据双方签订本合同的目的及双方实际履行情况确定,一般以实际履行的合同为准。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之日起生效,对合同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
法律依据:
根据2024年1月1日起施行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六十四条
合同是民事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
婚姻、收养、监护等有关身份关系的协议,适用有关该身份关系的法律规定;没有规定的,可以根据其性质参照适用本编规定。
当两份合同内容出现不一致时,法院在审理过程中会根据具体情况来判别,通常会遵循以下一些规定:
首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三十一条的规定,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时合同成立。如果两份合同书的内容不一致,且当事人对此有不同的解释,法院会依据证据规则进行判断。
其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四十一条的规定,对格式条款的理解发生争议的,应当按照通常理解予以解释。对格式条款有两种以上解释的,应当作出不利于提供格式条款一方的解释。如果两份合同中有一份是格式合同,则可能会优先适用此规定。
再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五十六条的规定,合同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因此,如果两份合同中有部分内容不一致,法院可能会判定该部分内容无效,而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最后,法院还会考虑合同订立的过程、背景以及当事人的实际意思表示,来判断合同的效力和合同条款的具体内容。如果能够确定当事人的实际意思表示,则会优先依据当事人的实际意思来判定合同条款。
Copyright © 2025 IZhi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知答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0422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