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不小心碰伤或者摔伤时,皮肤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如果有皮肤破损、肌肉裂开等比较严重的现象,需要及时前往医院清理伤口。如果没有外伤,只有淤血和肿块,可以自行恢复。那么,淤血硬块可以揉吗?
淤血硬块可以用吗?
当皮肤由于撞伤或摔伤出现淤血和硬块,可以通过按摩揉捏来改善。要根据淤血的范围和肿块的大小来调整揉捏的力度。如果创伤比较严重,淤血范围比较广,肿块较大,揉捏的力度不可太大,但是揉捏的时间要长,否则肿块不容易被揉散。如果创伤比较轻,淤血范围不大,肿块较小,患者自身吸收能力比较强,揉捏力度可以大一些。
淤血硬块正确处理方法
1、冰敷。如果皮肤没有开放性伤口,患者可以用冰块冰敷,冰敷能够很快促进淤血和肿块消散。如果有皮肤破损、肌肉裂开的现象,不可以冰敷,要及时前往医院处理伤口,做好消毒工作,避免感染,并检查是否存在骨折的现象。
2、热敷。受伤24小时之后,淤血肿块还没有消退,可以尝试热敷。取一条热毛巾敷在淤血处,每天3次到4次,能够有效促进淤血硬块消散。但如果有外伤,不可以热敷。
3、拔罐。如果淤血硬块长期无法消退,可以做真空拔罐。将拔罐器放在硬块处,将罐内的气体抽出来,然后让拔罐器停留20~30分钟,每周进行两次到三次,皮肤内的淤血会被拔出到表面,硬块可逐渐消退。
上文介绍了淤血硬块的正确处理方法。淤血硬块是可以通过揉搓来缓解的,但是如果有外伤,就不可以揉搓了。在揉搓的过程中要把握好力度,力度太轻淤血不容易消退,力度太大会加重疼痛。淤血硬块通常发生在摔伤或撞伤之后,如果比较轻,可不进行处理,如果比较严重,疼痛剧烈且伴有软组织损伤、骨折等,要及时前往医院治疗。
淤血硬块通常是由于血管破裂、血液渗出到周围组织中形成的。如果淤血硬块出现在皮肤下,直接揉搓可能会导致进一步的出血或组织损伤,反而加重淤血。
正确处理淤血硬块的方法包括:首先,停止任何可能引起出血的活动。其次,使用冰敷可以在最初的24-48小时内帮助减少淤血和疼痛。之后,可以改用热敷来促进血液循环,帮助淤血消散。但是,热敷应在受伤48小时后开始使用。
在淤血硬块形成初期,避免按摩、揉搓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淤血硬块持续不消或者伴有剧痛、发热等症状,应该及时就医。
Copyright © 2025 IZhi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知答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0422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