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修学分就要多付出成本,收费很正常,我认为现如今高校中的学分重修收费制度是比较合理的,但是问题在于收多少,怎么收。只有在这些环节上面保持公开公平,才能够让这种学分重修收费制度长久的进行下去。
经江苏省物价局、省财政厅、省教育厅此前联合批复同意,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大学、江苏科技大学等20所高校,将实行学分制收费管理。
在具体操作上,这20所高校将试行预收结算制,即每学年开学初按所学专业学年学费预收,在该学年结束时根据该生的专业学费和实际所修课程学分学费的总额据实结算。
学生经学校同意免修的带实验、实践环节的课程,可按1/3学分学费标准收费,其他免修课程不得收费,也不得收取免修考试费等其他费用。未实行学分制收费管理的其他学生仍按原规定执行。
江苏20所高校实行学分制收费
据悉,江苏省规定,实行学分制收费管理后,学校须给考试不及格而不能取得该课程学分的学生一次免费补考机会。对补考后仍不及格、须重新学习该门课程的学生,学校可按该课程的学分收费标准收取学分学费。
此外,江苏要求实行学分制收费管理的学校,要完善学分制教学管理办法,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保证学分制收费工作的正常开展。
同时做好收费政策宣传解释工作,通过多种方式告知各专业学生完成规定学业必修、选修的学分数,以及收费标准和重修收费政策,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多修学分。
高校多修学分收费的原因主要是为了补偿学校因提供额外课程而产生的成本,包括但不限于教师的额外工作时间、教室使用费、教材和教学资源的增加等。这种收费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成本分担的原则。
合理性方面,学校多修学分收费可以被视为一种市场机制,根据学生对额外学习内容的需求来定价,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育资源的稀缺性和市场价值。对于学生而言,多修学分意味着可以获得更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这对学生的个人发展和未来就业是有益的,因此收取一定的费用也是合理的。
然而,这也引发了一些争议,比如收费标准的合理性、学分收费是否影响了经济条件较差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等问题。因此,学校在制定学分收费标准时,通常会考虑到这些因素,确保收费政策的公平性和合理性。
Copyright © 2025 IZhi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知答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0422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