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规定,租赁期限六个月以上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无法确定租赁期限的,视为不定期租赁。出租人应当按照约定将租赁物交付承租人,并在租赁期限内保持租赁物符合约定的用途。
法律依据:根据2024年1月1日起施行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七百零四条租赁合同的内容一般包括租赁物的名称、数量、用途、租赁期限、租金及其支付期限和方式、租赁物维修等条款。《民法典》第七百零五条租赁期限不得超过二十年。超过二十年的,超过部分无效。租赁期限届满,当事人可以续订租赁合同;但是,约定的租赁期限自续订之日起不得超过二十年。租赁合同法律规定主要包括租赁合同的定义、租赁合同的主体、租赁合同的内容、租赁合同的成立和生效、租赁合同的履行、租赁合同的变更和解除、租赁合同的终止、租赁合同的违约责任等方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已废止,现行有效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的合同编),租赁合同是指出租人将租赁物交付承租人使用、收益,承租人支付租金的合同。
租赁合同的主体包括出租人和承租人,出租人是租赁物的所有权人或者有权处分租赁物的人,承租人是使用租赁物并支付租金的人。
租赁合同的内容一般包括租赁物的名称、数量、用途、租赁期限、租金及其支付期限和方式、租赁物维修、保养的责任、租赁物的使用方法、租赁物的归还、违约责任等条款。
租赁合同的成立和生效是指租赁合同双方通过要约和承诺达成一致后,合同即成立;依法成立的租赁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租赁合同的履行是指合同双方按照合同约定的方式和期限,履行各自的义务。
租赁合同的变更和解除是指在租赁合同成立后,双方可以协商变更合同内容,也可以按照约定或者法定条件解除合同。
租赁合同的终止是指租赁关系消灭,租赁合同可以因租赁期限届满、合同解除、不可抗力等因素终止。
租赁合同的违约责任是指合同一方违反合同约定,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以上内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也有相应的规定,并且更加详细和全面。
Copyright © 2025 IZhi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知答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042255号